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AnArt安艺术”
写生作为一种绘画训练的手段,由于受到图像时代的冲击,已越来越为当代画家们所不屑。许多当代画家更喜欢从二手的现实材料,即摄影图片和摄像镜头中去寻找图像资源。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当代绘画,成为观念的载体,而缺乏了情绪的介入,尤其是少了人性的温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画家彭常安却长期坚持写生,不断深入乡间田野,寻访大自然,从中去摄取创作资源,来丰富自己的笔端,不仅体现他文化寻根的思想,也反映了他返璞归真的情怀。
《玉皇山边》
80×60cm
布面油画
2009
彭常安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那是“乡土绘画”的策源地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因“乡土风”而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画家。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不少画家后来也都转向了都市题材,画面越来越趋于观念化了。然而,彭常安却越过这层观念的隔膜,直承了“乡土绘画”的传统,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对理想家园的憧憬,不得不说也是一种特立独行,是一种疏远于潮流的姿态。
《河巴塘》
60×50cm
布面油画
2011
在彭常安的绘画中,无论是灌木林地,还是田野村舍,均都透着原始的自然风貌,与喧嚣的都市生活相距甚远。这充分体现了彭常安的价值诉求,即通过绘画寻找诗意的栖居。
《小花园》
60×50cm
布面油画
2015
在表现手法上,彭常安沿用了早期印象派的风格,与巴比松画派接近。这使他的画面既能够准确地把握住造型,同时又有一种奔放、热烈的色彩,从而使得彭常安的绘画,真实却又不失主观,从中焕发出一股勃勃生机。可以说,彭常安是以他的绘画唱响了一曲田园牧歌,为流离失舍的当代人营造了一个安逸的庇护所。
杨卫
艺术家、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现为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AICA)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策展委员会委员,湖南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科学与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 - END -
彭常安 (1965年-)
1965年出生于四川成都
199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彭常安的油画风格多变,从早期的写实手法到印象派光色描摹,从表现主义渲染再到抽象实践,我们得以从中领略柯罗、莫奈、梵高、马蒂斯、蒙德里安等大师笔下的景与色。
创作至今,画家始终以丰富的色彩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与环境相融共生的思考,乡土、乡情、乡魂、乡兴亦是其风景画的精神内核。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