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云谷谈艺录第二辑 论艺·第二

罗家宽 口述    及门孙亚军 整理

  余以为凡习画者,若永远停留在对物象真实的表达,则离物象的真实越远。中国画之精神不在写实,而在写意,在似与不似之间,诚如古人所言,初习画者看山是山,进而看山不是山,再进而看山是山,前后两者之差异,则在内心淬炼之后的感知,正如西方人永远不理解中国的太极,不理解中国的虚实退让。

  元代倪云林曾有诗云:“我初学挥染,见物皆画似。郊行及城游,物物归画笥。为问方崖师,孰假孰为真?墨池揾浥滴,寓我无边春。” 云林此诗实乃揭示学画领悟之过程,初以为学画便是照物画物,久之则发现,物态之变化,四时风景皆不同,一切尽是虚幻,唯独真实者便是心中感知,生命之体验,真正之无边春意在于人心,而非繁华易逝之春天!故而,余以为擅为画者,先为有心之人,中国画实则“画心”也!

Z5kaIxIVvMXfud2hKyRnZ30cnSTw3D0k4EF5Pmh9.jpg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