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八大山人:意到笔随,落墨便成妙谛

从此册书画的风格与款字看,应是八大山人极晚年作了。故笔墨精练沉酣,可称意到笔随,落墨便成妙谛。虽纵横捭阖,迥不犹人,而气韵静逸,超然已入化境。故石涛如此赞他:“金枝玉叶老遗民,笔砚精良迥出尘。兴到写花如戏影,眼空兜率是前身。”“秋涧石头泉韵细,晓峰烟树乍生寒。残红落叶诗中画,得意任从冷眼看。”从迭径坎坷,历尽苦厄,而终于潜身笔墨,一超直入如来地,八大山人终于成为大写意画的登顶者,此册可说是他交给后人及中国艺术史的一份完美答卷:冷寂中有朴茂之致,荒率中有悠远浩荡之趣,笔似金刚杵,墨有山林气,皆精绝之品。





(一)八大山人写。

(二)八大山人。

此页《拳石鹌鹑》,石与鸟仿佛都凝佇于天地之间,令人摒息相对,思接千载,遥想八大当年之遭际。从鹌鹑冷漠之眼神,去感觉八大心中之苦楚与愤懑以及对生命的渴望。在绝境中带着希望,使他的笔墨,忽而滞涩,然而迅捷;忽而干枯,然而湿润,其节奏与韵律,犹如诗人的吟唱,低徊高歌,音韵俱绝。

(三)八大山人画。

《拳石》一页,头重脚轻,巍然独立,亦是他身处绝境中的自我写照,用笔如狂风骤雨,若泣若诉,读之令人心颤神移,悲悯之心油然而生。

(四)八大山人写。

(五)八大山人写。

栀子花,枝干倔强,简淡的笔墨,苍润生发,郁勃而有生气。因简到极处,已不能再少一笔,却不能更增一笔,移动一笔,笔墨精炼到了极致,连根部看似草草的二点,亦陡生奇趣,不可移易。

(六)八大山人写。

《萱草》一页,数叶翩翻取下斜之势,一花上仰,向日而开,俯仰底昂,不过十五、六笔,而满纸都是露气与朝气。

(七)八大山人写。

(八)八大山人。

《玉簪》一页,凸显八大用墨用水之妙,一样的墨色,却用水晕墨痕既破其平板,又写出了叶片叶脉的生态关系。叶与叶、花枝与花朵,在极快的运笔中显得顾盼有致,生气四溢!

(九)八大山人。

(十)八大山人

(十一)八大山人写。

(十二)八大山人。

(十三)八大山人。

(十四)八大山人。

(十五)戊寅夏日,八大山人写。

(十六)八大山人写。

《荷花蜻蜓图》,花朵贴水而出,浓墨一叶,亭亭如盖,如在空中摇曳,蜻蜓一翅,憇歇其上,自在而安宁。墨荷是八大常见题材,淋漓挥洒,纯熟之致,荷梗每用中锋扭动而下,圆劲柔韧,动感极强,笔墨的把握,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蜻蜓则偶为之,传世余仅见此一幅,乖张而惹人喜爱。

(十七)司马温公尝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尔。八大山人。 

末页以行书写司马光语。八大书法远宗晋唐,小楷得钟繇、王雅宜之雍容朴厚,而安详自如。行书学“二王”,钟情于临河叙,早年亦倾心于董其昌,中年参山谷体,晚年笔参篆籀,放达雄肆,若游龙惊鸿,驰骋纵横,而气沉力厚,神完意足。自称“书法兼之画法”,更以书法入于画法。他所以在画完十六幅之后,复加入一页书法,或以此证明他书画同参, “画法兼职书法”的艺术实践并终于获得成功吧。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