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开幕现场:艺术家及策展人
展览现场
❐
2021年8月28日,复照青苔——沈也&沈克龙双个展在福州悠美术馆开幕,展出两位艺术家十余件作品,包含架上绘画、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作为同样师出南京艺术学院的同龄人,艺术家沈也和沈克龙是首次以双个展的方式照见彼此。
见,既是看见,也是遇见。在此前,作为同样对大漆这一东方艺术媒材情有独钟的艺术家,二者也曾多次在探讨大漆文化的材料特性及当代性的展览上遇见。对大漆语言的运用,似乎成为了两位艺术家关联的媒介,但是有趣的是,本次展览似乎有意地隐去了艺术家作为“漆艺家”的明星光环,更多展现了他们创作中多元的面向。
❐
沈也,《曲01》
一直以来,沈也的创作都有明显的社会意识。他将对问题的关注和哲理的入思融入各种媒材里,尖锐地指向了当下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放置在展厅的系列装置作品《曲》,让大家再一次见识到了他生猛的一面。通过对竹子原状进行多维度地暴力改造,将被束缚限定的状态变化为多元曲变可能的走势,“这些看似柔美形态的竹子和制茶过程一样,通过人为的方式改变了它们的自然的形态。人类一直以来通过这种‘暴力’的手段强制改变着自然环境。至于这个手段是好是坏,就让观众自己去思考。”
他对当下人类处境的思考,不是直白和冲动式的。就像沈也自己所说的,艺术作品包含了显和藏两个部分,显的是人们都可以透过弯曲的竹子形态直观感受到作品本身的力量,藏的是人们内心受到的冲击而引发的思考。
沈也,《叠》
他的另一件观念行为作品《叠》,同样带有明显的社会问题指向。一边放置着有历史脉络的唐宋明清的茶器,而另一边则放置一把现代的紫砂茶具。在这个茶空间内,艺术家对现代高昂茶具的破坏,也表明了现代茶人生活的危险性。
在艺术家看来,茶人生活是一种危险的生活。
“这件作品有在地的意义,是大家不断追求物质生活之后可能出现的危机,特别是现在大家追求高价茶、天价茶的现象。这其实不仅对喝茶的人还是制茶者,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作品左边的老茶器象征着茶文化的传承,而这种危险的摆放方式,以及最后摔壶的举动都代表着可能出现的危机。”
❐
相比沈也创作中的社会意识,艺术家沈克龙则更多地将视角聚焦在了创作美学的探讨上。或许是因为壁画专业出身,对传统媒介的运用贯穿了艺术家创作的始终。
沈克龙,《空山》系列
长久以来,沈克龙身上带有抹不掉的“漆画家”的标签。但是本次展览弱化其在漆画创作上的成就,关注于艺术家在身处于东方语境下的更多元的表达。《空山》系列是运用了综合纸本材料进行的深度试探,其中《空山01》《空山04》《空山05》对传统的碑学文化进行了解构,利用纸、麻、漆、灰等材料进行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历史和传统赋予的凝重感,构建了新的美学意境。
沈克龙,《空山03》
同样的解构和重建,还可在现场的另一幅《空山03》中可见。以大漆作为创作的主媒介,透过晕染、拼贴和重构等手法,或许观众可以看到一个相对写实的画面,但他在画面上加入个人经验和感受,在光的映衬下,画面中的器和物被集中投射在观者的视线之内,“隐隐绰绰的画面中似乎潜藏着倪瓒《秋林野兴图》’竹粉因风晴靡靡’的韵致。”
沈也和沈克龙,两个同时代,不同专业,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他们一个关照社会,一个忠于艺术,他们的艺术一个更加理性,一个更加自由,通过不同的语言和媒介,共同追求艺术表达。
此次两位艺术家的双个展,正如策展人所言“沈也由型入性,知其黑,借‘茶’探求当前特殊时期的个人思考方向;沈克龙以‘茶’入境,守其白,长物有志,在东方的诗意表达中深入浅出。”
©YSDN
复照青苔
沈也&沈克龙双个展
时间
2021年8月28日-2021年10月28日
主办
悠美术馆 | 孝文家茶 | 宾三得利
展馆地点
福州市融侨外滩壹号A区
孝文家茶·悠美术馆
文字 / 居 翰
编辑 / 王 贞
摄影 / 张柔倩
® ™本文由艺术东南独家出品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