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3)蘸墨。见《辞海》徐渭诗:“尚有旧时书禿笔,偶将蘸墨点葡萄”。钱松喦说:“就是笔尖饱含淡墨,蘸浓墨后速画。有边淡中浓或半淡半浓的滋润而有立体感的效果,古人兰竹常用之。”没骨法的花卉,半红半绿或半清半赭,半墨半色……等,也都属于蘸墨的技法。
(4)泼墨法。泼墨两字,最早见于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云:“如山水家有泼墨……”。据说是唐王洽所创造。邹一柜说:“王洽性疏野好酒,醺酣后,以墨泼纨素,或吟或啸,脚蹴手抹,随其形状,为山石去水,倏忽造化,不见墨污。后张僧繇亦工波墨尝醉后以发沾墨涂之。”泼墨也并不是说真的用砚台往宣纸上倒。还是用笔来画,不过看来有如泼的效果,用墨墨法的态度上说有泼的意思。跟李成的“惜墨如金”恰恰相反,效果要见其酣畅淋漓,适宜于表现烟雨云山。近代在泼墨的基础上发展到泼彩,如张大千的近年作品就是这样。
(5)干墨法。泼墨成为墨法,干墨也是一法,因为泼与干正是对立的两个极端。画面上完全用泼墨也可成画,如王洽及米家山水。完全用干墨的也可成画,如清代的程?、现代张停的焦墨山水。不但如此,在一幅画上要求有干有湿,才具有节奏感,所以同时应有泼的部分(不论是大部分还是小部分),也应有干的部分。所以干笔无疑是墨法之一。
在墨法里,以上五墨是主要的,也是用得最多的。还有次要的,用得比较少的五用墨法就是染、渲、斡、渍、滃。
(1)染。在墨法里,染也是具有一定重要性。综合各家的说法:染的作用是使物体显出凹凸阴阳向背的作用,加强其立体感。而染的特点是没有笔墨痕迹的。所以染的时候,同时要用两支笔,一枝蘸水,一枝蘸色或墨,趁墨色未干时,由浓到淡逐渐染开,不能有界线。在花卉中用得最多。一次不够,可以多染几层,这就叫积染。积染要注意适可而止,不要愈染愈平愈灰,出现脏、腻、闷的缺点。这是因为把原来对比效果很好的关系都模糊到一个中间调子里去了,所以画面晦暗。
作者:工笔画家张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