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荷花记

  陆春涛的作品,我喜欢的是他画的荷花,这首先不仅因为他画得好,而且我这个不爱花的人却独爱荷花。多年前有人编纂中国当代美学名人志,询问我最喜欢的花,我的答复是野生的白荷花。它们没有人工的雕凿,单纯而清新。看花其实是看自己的志趣,评画同样如此,画画和写诗也不例外。比如,陆龟蒙的白莲诗“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瑞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苏东坡的诗“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写的都是清高的人格;秋瑾的白莲诗“东皇为恐红尘,亲赐寒潢明月裳,国色由来夸素面,佳人原不借浓妆”,写的是女子不流俗的品位;宋代王姓女子的荷花诗“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写的是个人情怀。

  荷花,中国五大名花之一,出污泥而不染,人称花中君子。夏荷同冬梅一样,象征高洁。高洁在污水横流的时代,变成了奢侈的精神现象。当人世都是小人和弄臣得势的时代,当人心惟危的混乱时代,荷花都曾是画坛借以讽喻的素材。中国画坛的名流,大都画过荷花。齐白石的写意荷花,张大千的泼彩荷花,潘天寿的才情荷花,朱耷的性情荷花,画的既是花,又是人的情操。陆春涛画荷花,多画月光下的景象,展现的也是个人情操。洁白的月光同洁白的荷花并置,月即是荷,荷即是月,两者如同人的心境。这种月光下的景象,曾经打动过古往今来的无数文人。比如人们都倾心《春江花月夜》的苍凉,都感叹林黛玉同史湘云联句凹晶馆的冷寂,感叹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惆怅。

  陆春涛画荷,试图同各家各派的荷花拉开距离。局部是写意,整体是构成,有设计感,有画外之意。其意图在于强化荷花的象征作用,让泼墨作为背景,让描写作为引子。他画花瓣不是自然留白而是使用白粉。古代没骨画用白粉,层层敷染,造成朦胧含蓄的效果。陆春涛用白粉不染,用色比较厚,用笔比较硬,比较直露。如何看待这一特点,取决于观看者的趣味,也取决于作者的寓意。

作者:彭德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