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杨福音花鸟画印象:青花·窑火

  一到广州,就想起长沙的红菜苔,就觉得广州青菜的味道没有长沙的浓重。一篇《由红菜苔想起》的小短文,将洪水般的激情化成闲言俚语,将对长沙的怀念沁进了肥厚的菜苔之中。也锁住了好多人的“长沙情结”,这大概是一个没有离开过长沙的人很难体会得到的。

  要到长沙办展览了,传给了我一大叠没有写标题的花鸟画图片。这应该不是一种疏忽,好在读画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一张画要是读不出多种味道,应该不是一张好画:一张画要是经不起咀嚼,那也没有什么意思。何况杨福音又是一个对画画极其讲究的人。对于杨福音在中国画上的创新,美术界评论颇高。有人说他是美术界的独行侠,我行我素,有着极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人说他是位富有理性精神的学者型、开创型画家,不是在形而下的技法上,而是在形而上的内涵上追求,有大象无形的境界。对于美术界的评论自然是不可少,倘若是公开展览,长沙老百姓是不能回避的。那些说得太玄的东西还是不太适合大众。于是,我很有兴趣地为杨福音的绘画作品另取名字。目的是让大众好接受又不违杨福音绘画的本意。

  我注意了作品中的两种色彩倾向,一种是深蓝,一种是橘黄。深蓝来自青花瓷器和民间印花色彩,一种很容易让人恋家和怀旧的色彩;橘黄来自长沙窑的火焰,那个曾经为长沙创造一个辉煌时代的窑火,足以烧出一个永远不变的“长沙情结”。于是,我将深蓝一类取名为“蓝色畅想曲”,我将橘黄一类取名为“古窑时代”。

  这些另取的名字并没有和杨福音沟通。对于他自然有更深的内涵自然想表达更多的思想。不管是否满意,我用长沙人的习惯来读他的画。用长沙人的礼节来欢迎他的归来,他应该不会见怪。“礼多人不怪”嘛。

作者:吴志力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