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跋《潇湘水云图》
余自幼枕于画事,稍长倾于琴音,每每浸淫于其间不能自拔,尤以潇湘水云之大操为甚。是曲乃宋郭楚望①游于九嶷山,航于潇、湘二水间作,近世皆论,此曲乃先生感南宋国事飘零,山河破败唏嘘之音。吾以为神奇秘谱②已有论定,曲意虽有倦倦之感,然却含悠扬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一曲罢了,烟绕云飘,今图之,或有几分水云之气。
①郭沔,字楚望,浙江永嘉人,为南宋浙派古琴创始人。《潇湘水云》为其代表作之一,也是近世最受欢迎的琴曲之一。
②明朱权编篡,是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
跋《秋山闲适图》
王摩诘①隐于辋川,携裴迪②畅咏溪谷,流逸林泉,可谓得身心之闲适。苏子瞻③身居高位,屡遭贬谪,其仍言:“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④,可谓旷世达士,深得闲适三味。吾味闲适,墨洒纸素、心游万壑、物我两忘、朗月风清,心画两适也。斯图不知有无摩诘诗中闲逸之境也。
①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隐居于蓝田辋川,过着半仕半隐的生活。
②王维好友,曾和王维在辋川共同吟咏、优游。
③苏轼,字子瞻,宋代大文豪,精通诗、词、散文、书法等。
④语出苏轼《东坡志林》临皋闲题。
跋《操琴引鹤图》
鹤为禽鸟中之逸士,琴是丝桐中之隐者,吾深爱二士,赏之绘之,乐而无倦。师旷①为晋国主乐大师,眼盲心明,琴技神妙,鼓琴神驻,挥缦鹤舞。吾醉于画事,神趋手绘,寄情丹青,描琴绘鹤,裁松皴石,生而无憾也!
①字子野,是春秋时期晋国人,盲人,但擅长演奏多种乐器,尤以古琴为最。
跋《静山思梵图》
山水有别,禅思相异,老庄①道玄,文脉正宗,佛入东土,相融生禅,智者偈语,心悟天机。吾以为参禅悟道,隐于山壑,遁于林泉,非是消极避世,乃为寻找得悟后之了然豁达、清空逸绝之人生境界。作画亦然,诸事相若。
①老子、庄子。
跋《清溪闲话图》
师友常谓,余之山水略有渐江①师风貌,初不以然,后细究师作,虽笔墨有别,然气韵相若,隐然与渐师气息相通,恨不能从师游学于黄、齐②之间,渐公山水,静穆冲和,笔墨高逸,已臻极境,昔年江南人以有无公画定雅俗,可谓高山仰止。当下艳图当道,俗墨横流,斯图虽未追渐师之墨相,然或有其风骨之一二。且当渐师于清溪授予以新安家法③也。
①明末清初画家,僧人。本姓江,名韬,法名弘仁,号渐江学人、渐江僧。
②黄山、齐云山。渐江经常往来于其间。
③渐江为新安画派创始人,新安四大家之首。
跋《携梅访友图》
昔林和靖①隐于孤山,舟于西湖,植梅称妻,蓄鹤为子,世称梅妻鹤子。其性若梅鹤,清逸孤标,有咏梅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②极尽梅花冷艳绝尘之体态,此句出,世之咏梅句皆黯然。吾以为受人以梅,非为手有余香,乃是心有余香,历久隽永也
①林逋,字君复,宋代诗人。隐居于西湖孤山,死后赐谥“和靖先生”。
②语出林逋诗《山园小梅》。
跋《关山雪霁图》
范中正《雪景寒林图》,张石公《湖心亭看雪》,柳子厚《江雪》皆尽得寒林雪妙,吾亦喜千仞堆雪,万壑积玉,天下一白,了无杂尘。吾梦中数度游于万白之境,寒山初霁,雪江孤鹤,清冽神爽,寒而不寒,吾亦数度图之绘之,不觉倦也。
跋《林壑远岫图》
天下山水凡胜者,皆妙于天成,高逸之士携琴策杖于林壑松涧,濯足清流,伴鹤啸歌,乐游优胜也。吾之山水,非为某山某水之简就描摹,乃是眼中山水,胸中山水,梦中山水之山水。纸素初始,若鸿蒙未开,万壑绝胜之境,亦渐绘渐成,吾亦乐游于其间,不亦悦乎!
跋《西山琴隐图》
雷音琴院主人邵氏天泽,隐于西山,志于琴道,斫桐以复雷氏之技,抚丝为追师旷之音。吾乐于琴,辄则携友访于西山,泽以清茗相迎,兴之所至,泽援步至琴,稍顿,清越之声,流溢于西山之阴,太古之音了无纤尘,友亦醉于琴,不觉日暮也。吾与泽时而诗草相和,时而琴画相与,盖因琴缘也。
跋《松溪探瀑图》
历代文人画士,醉心于桃源问津之描绘,皆因陶公之文。武陵源之山水,崎崛险峻,山幽而水寂,抑或陶公所言为实,然难考也。吾以为寻得己有山水,胸中之桃源为最要,吾描山水绘水,所造之境,若陶公之桃源,皆为胸中山水,愿与达者共赏游。
跋《西山居隐图》
神州山水,以西山为名者良多,若苏州之西山,鄂州之西山,永州之西山,近则有京城之西山,余观西山之地,多为松柏成荫、幽泉古径、漫山草木青翠,非为高山大川,偏僻难达。凡称西山者皆位落于城市之西,远不过数十里,近则数里,且多为山水胜迹,隐者多乐居喜游于斯,余虽不能居于西山,然西山可游可画亦可梦也。
跋《关山烟渺图》
观一石,位置不同,形态殊异无常;览一山,远近不同,变化无尽有别。况乎世之山水,或大岳连绵起伏,或小丘独立高耸,皆为自然之造化。余平素最喜登山临水,观云烟浩渺,松鸣谷应,江清水白,鸿雁顾盼,万千气象了然于胸。
跋《静谷丰泉图》
辛卯腊月余成右图,时近除夕,父母催还,不及跋文,急御车归乡。酒肉盈腹,亲友交互,不能清思也。正月初十日返京,草就斯文。余居京畿,虽不能结庐山壑幽岩之间,然性寄林泉,夜思日耕,亦造图数境,虽中意者无多,然皆出自胸机,了以自娱。余绘隐者,非为避世郁郁之士也,若郦善长、陈眉公、张宗子诸公,乃深黯林泉三昧之士,盘徊于松径潭涧之间,余仆于后,或踞或行,或琴或钓,观瀑坠于巉崖,听松吟于水阁,仰雁翔秋涧邈其明灭、俯鱼戏春泉知其乐悲,抑或诗文以寄情、茶酒为畅怀。余尝颓然而坐,恬然无忧,有所思而无所思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