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第七届全国美展部分获奖作品展》观后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香港美术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美展部分获奖作品》日前在香港展览中心五楼举行。这是一个内容极丰富,但筹备仓促的画展。我仔细看了目录表后,才知道这些作品全部都是前三名的作品。会场地点窄小,光线不足。一幅幅巨大的画幅挂在屏风上,真有点摇摇欲坠之感!许多作品直接贴在板上,未及装裱,据说作品是在开展前一天才运到的!会场中除了一份极简单的目录表外,竟没有场刊!开幕时场面清冷。每五年才举行一次的全国美展,如此具有权威性和学术性的展览,望着这些一百一十多位得奖者的作品,真有点气馁!   说到展品的质素。无法以“最高的水准”来衡量,因为许多最有声望的画家作品,均见不到,不知是没有参赛?还是纷纷中箭落马?假如有这些名家参赛,作品的分量当然又会提高许多了。展品均被一些知名度不高,但功力深厚的中青年画家垄断了。作为一个油画家和福建人的笔者,我特别留意油画组和漆画组中的作品。福建的漆画果然不同凡响,除了拿到金牌外,(据一位内地的画家告诉我,这是福建人,历次参赛美术作品中得到的唯一一面金牌!)还有三幅获得铜牌!也是入选最多,获奖最多的画种,值得福建人骄傲!还有一个可喜的现象,漆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除了北京有人获奖外,还有四川、江苏。浙江傅西陶的《故乡的路》是为我心动的一幅优秀作品,优雅的色调,深沉的意境,乡土味,乡愁味!一下子涌上心头。福建郑力为的《下海》色彩极之明快,强烈,构图饱满;此二幅佳作无疑都是可以获得更高名次的作品。十月初,我与一批闽籍书画家访闽,参观了不少画展,其中省级的美展,印象深刻,场中占半数的漆画水准之高,令人赞叹!现在有不少年青人加入这一行,也希望受过正规美院训练的年青人加入这一行,由于漆画制作缓慢,工艺性强,成本高。产生好作品也不容易。但这是一种有无限前途的画种。油画组方面,我最喜欢的是黑龙江郑艺的《北方》,色调明朗,画面开阔而有空气感。羊群的动感、质感也表达的相当成功。遗憾布底的黑格线是一大败笔。不知是否是放格定样时留下来的?湖南王水清的《老墙》,也是一张相当成功的优秀作品,此于露天小门和屋檐下宽阔的天空与老墙形成明暗对比,造成色彩的强度和空间,大大加强了画面的深度和广度,意境也提高了。北京杨飞云的《唤起记忆的歌》。倒显得画面平淡,色感不强,杨是颇有名气的青年画家,但此银牌似乎显得有点“运气”。   油画组总的感觉仍然是近几年流行的“魏斯风”、“古典风”,偏向过多的细节描写,无疑显得纤弱和缺乏力度。光与色的探求不足,饱和度不够。   北京王怀庆的《故园》显得灰暗而缺乏技巧,一些新意念的画作,都显得技巧平庸,功力明显的不足。一些大幅的画作,只是“充大头”而已,显得空洞。   使我感到惊讶的是,印象派的画法似乎与中国画家们绝了缘。宽大、厚重,肯定的笔法不见了。这是令人遗憾的!无疑这是一种倾向又掩盖了另一种倾向。印象派、苏联的巡回派都参生了许多杰出的大画家和优秀作品,他们非凡的技巧和思想深度,都是可以探求的一条大道。   值得一提的是,展场油画的装框艺术,缺修养和条件,很糟!《笛》的作者,在框外又加了一层大框,完全分散了画幅的注意力,令人莫名其妙!   令我无法能理解的是:水彩、水粉,粉彩组画的水平,虽然这些画种是中国人画种的弱项。但此次展出的水平奇劣,画幅少而小,根本不能反映应有的水平。这也反映评选和组织机构的问题。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在当今的世界潮流之中,显然显得不足和无法相适应。从另一个角度说,一个画家一生中有几个五年?必须在各方面有所改革,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再次看了一遍前言“每五年一次的全国美术展览会是我国美术界规模最大、最具有权威性和学术性的展览活动。”然而,事实似乎缺乏了说服力,也许在一切讲求经济效益,金钱挂帅的前提下,一切也在改变?这只是一个过场?我为有那么多中青年认真刻苦的创作精神所感动,而衷心的欢呼,但又感到在前进道路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而困惑不解!要使中国的艺术早一日步入世界艺术之林,我们还有许多的事要做呀!

作者:林鸣岗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