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1-22 07:03
20世纪是艺术史上发展最为迅速与多元的时期之一。龙美术馆的联合创办人、馆长王薇女士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世界范围内的20世纪艺术作品。目前馆藏20世纪作品910余件(组)。从2014年6月开始,策展研究部从个案研究与专题讨论两种角度持续开展工作,在逐步建立馆藏作品艺术文献的同时,以展览与出版物等多种形式予呈现。
“海上谣”作为系列专题展的首次呈现,将于2014年12月18日至2015年6月30日,由策展研究部策展人卢婧策展,在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三展厅B举办。展览试图呈现20世纪上海艺事与艺貌,反映艺术与城市之间共同发展的深厚牵绊。
展品包括一组表现上海城市发展面貌的绘画,承载着集体记忆的地标式建筑与公共地带留有这座城市发展的印记。其中,如陶冷月的《复兴公园》(1957),杨可扬的《上海纪实》(1988)等馆藏作品均为开馆以来首次展出。展览也将展示一批活跃于20世纪的艺术社团的成员的作品。这些艺术家与社团包括:1929年至1931年间,杨秋人参与发起并担任社长的“一一艺社”; 1930年,许幸之等人发起“时代美术社”;1932年,郑野夫参与发起的“野风画会”、“春地美术研究所”,同年,庞熏琴、王济远、倪贻德建立“决澜社”,成员们怀着挽狂澜于既倒的决心,自称是艺术革命的战士,是上海20世纪早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社团之一。作为上海20世纪早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社团之一,成员们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其宣言流露出对于当时艺术环境的失望,但始终包含憧憬:“我们要用新的技法来表现新时代的精神”。
来源:Artlinkart展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