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1-22 09:28
《韩熙载夜宴图》 App推广图
日前,故宫博物院《韩熙载夜宴图》 App上线,并于第一天即获得App Store编辑推荐。据了解,此App是以收藏于故宫的《韩熙载夜宴图》卷为基础设计研发的,此图系五代顾闳中奉诏而画,绢本设色,纵向28 . 7厘米,横向335 . 5厘米。据记载,周文矩也曾作《韩熙载夜宴图》 ,元代时两者尚在,今仅存顾本。历代著录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有数本,此卷据各方面考证,当属南宋孝宗至宁宗朝(1163年—1224年)摹本,其风格基本反映出原作面貌,且达到相当高水平,堪称流传有序的古代绘画珍品。
《韩熙载夜宴图》 App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向观众全方位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仿佛随着画师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在App中纤毫毕现。观众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乎有烛光追随,如同“秉烛夜读” ,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 。移动“烛光” ,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让观众真假难辨,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由此,古代画卷与现代诠释相互印证、浑然成一体。
据了解,在故宫博物院藏绘画中,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宋摹本)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该作品如实地再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情景,细致地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场面,又深入地刻画了主人公超脱不羁、沉郁寡欢的复杂性格。全图共分为“听乐”“观舞”“暂歇”“清吹”“散宴”五个段落。全卷以连环画的构图叙事形式表现各个情节,每段以屏风隔扇加以分隔,又巧妙地相互联结,场景显得统一完整。布局有起有伏,情节有张有弛,几案坐榻等深黑色家具沉厚古雅,仕女裙衫、帘幕、帐幔、枕席上的图案又绚烂多彩。尤其人物神态刻画栩栩如生,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清雅。其中细致描绘的人物装扮、家具、用品、乐器,都为后世进行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素材资料。画卷本身的构图和精妙娴熟的绘画技法,也成为研究的重要范本。但由于珍贵书画藏品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这一珍品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故宫博物院此次特别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 App,用高清的文物影像、专业的学术资料、丰富的媒体内容和创新的交互设计,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探究这幅传世经典中的种种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此前,故宫博物院已经相继发布了《胤禛美人图》 《紫禁城祥瑞》 《皇帝的一天》三款App,受到观众热捧,也让“故宫出品”成为大众期待与关注的文创品牌。这次,为进一步提升“故宫出品” App的艺术品质和文化内涵,故宫博物院组建了由知名书画专家单国强、余辉领衔学术指导的创作小组,并邀请台北“汉唐乐府”表演团体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演绎画中乐舞,香港电影美术指导叶锦添担任美术顾问,北京交通台主持人春晓、美籍学者安义宣分别为中英文版本配音,由专业技术公司进行交互设计和技术支持。如此“重量级”的团队,历时近两年,经数次修改,终于为观众奉上这款深度解读院藏名作的数字作品。该款App除了提供给观众新鲜时尚的富媒体交互体验,更是一部内容详实的重要学术参考。其中的100个内容注释点、 18段专家音视频导读和1篇后记,全面融汇了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纳入最新学术观点。看似晦涩艰深的学术内容,巧妙融合在可视化元素中。通过现代科技,使博物馆古书画研究与数字展示彼此促进、互为表里,带来一场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通过App、网站、 “数字长卷”共同深度解读同一幅院藏名作,是故宫博物院以“数字文物”形式开展文物藏品的保存、研究、公众服务的尝试,也是未来“数字故宫社区”建设的重要开端。故宫博物院方面表示,将以更加丰富、多元、生动的数字文创产品,让馆藏文物“活起来” ,让更多观众享受精彩的故宫文化大餐。
来源:雅昌展览资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