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国内最大规模水彩艺术展今起亮相中国美术馆 水彩画迎三百年来首次“大考”

2015-01-23 08:39

《拉萨菜市》 吴冠中 水彩 1960年 中国美术馆藏。

  从1715年传教士郎世宁来华传授西画算起,水彩画传入中国至今恰好三百年。今起至2月8日,中国美术馆展出的“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将带来300多位艺术家的近700件作品,组成国内最大规模水彩艺术展。而且,殊为难得的是,包括李叔同、李可染、李苦禅、吴冠中等名家的多件水彩画,均为首次走出藏品库。

  “就像馆里之前举办过的百年油画展、百年国画展一样,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梳理水彩在中国的脉络。”中国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张苗苗将此次展览比作三百年来首次“大考”,既考验组织者的耐力,也考核参观者的眼力,还是对市场承受力的一次考量。当走进这处“考场”后,你会收获接二连三的“想不到”。

  磨了一年也没借来作品

  昨天看见展品运往布展现场时,张苗苗终于松了一口气,她和她的团队的“大考”勉强及格了。“征集太难了。”张苗苗跟进了展品从天南海北走到一起的全过程,足足花了两年,是组织团队事先没有想到的,“要找到它们,有时只能碰运气。”

  作为最早去英国留学的美术生,李毅士创作过不少水彩作品,但大多在抗战年代散落到了各处。“唯一能找到的5件作品为其后人所藏,但因为害怕作品借出后不还回去,原本同意的家属一开始也反复了好几回。”张苗苗说,这批作品已残破不堪,修复后将得以亮相展览开篇“西学来潮”。

  此次展品中,有不少为建筑水彩画。原来,很多建筑大师同时也是水彩高手,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童隽、吴良镛无一不钟爱水彩。“可惜的是,找遍了梁思成、林徽因的后代、亲属,一直没找到他们的原作,只有一张作品的照片。”张苗苗还透露,作为早期上海“土山湾画馆”杰出代表的张充仁的作品,他们前后磨了一年,藏在比利时的一批作品最终也未能回国。“不像国画、油画,水彩画露脸太少了,陡然有个机会,藏家心里还是有顾虑。”她说。

  不过,也有征集过程比较顺利的。被徐悲鸿称为“中国艺术界中一卓绝之天才”的古元,以版画闻名,他同样创作了数量众多的水彩画。由于他的后人也从事艺术工作,特意从家藏几百件水彩画中挑选出20件参展,其中就包括作于1972年的《玉渊潭之晨》。

/a>

来源:雅昌展览资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