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见一枚银质传形五铢

2015-01-23 16:44

2015-01-23 16:44:27来源:收藏快报作者:邱火金

为了方便研究,笔者近来将多年来收集的数千枚五铢钱进行分类,并入册。其中一册概录了异常五铢计226枚,有背图案、异书传形、隔五传形、广穿传形各一枚,其余如文字铸于背面错版、大样直径达27.5毫米者各一枚等。

在审视揣摩传形五铢钱时,意外发现一枚品质奇异的银质传形五铢(见图)。是钱直径24毫米,穿9.5毫米,厚只有0.8毫米(比一般五铢少0.4-0.6毫米),重2.6克;通体黑褐老锈,包浆深沉入骨,表面泛出极薄水银沁光泽,水银沁上有零星薄薄深暗红绿锈,在正面朱字及背廓上裸露了一丁点白色银质。也正是这一裸露点,暴露了这枚罕见的银质五铢的本质。

是钱五铢二字传形,文字整齐端庄,笔画非常纤细,五字交股稍微外张,上下相对成马蹬形。金字三角头,四点端然,朱字上下方折,是典型的西汉五铢钱特征,与金五铢钱如出一辙。另外,正面穿口上下各铸二道细微竖纹,隐约可见。详细审视,是钱外轮似乎被剪去一环,但因剪轮不周,其穿下及铢字部位已经没有外轮,其他部位还残留有窄细外轮。假如没有剪轮,这枚五铢的直径应该有26毫米左右。

据资料显示,五铢质地有金、银、铜、铁等。但查阅众多钱谱,只有金、铜、铁质五铢,并没见过银质五铢的实物拓片著录,可见银质五铢钱十分罕见。

黄金、白银属贵重金属,作为货币形式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1974年8月,河南扶沟首次出土过18枚银质布币。据专家推断,它可能是春秋中晚期楚国铸币,也是中国最早银币。战国时期楚国金钣久负盛名,因黄金钣钤有方形或圆形外框和文字,因此又称印子金,它便是中国最早的金币。上世纪,河南、安徽、江苏、陕西等地均有出土,其数量相当可观。

汉代孝武帝刘彻也曾铸过金饼和金五铢,太始二年(前95)三月,诏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褭蹏,以协祥瑞焉”。自此金饼改称麟趾金和马蹄金,大多用于祭祀和赏赐,黄金货币史上多有流传,而银质五铢反而鲜有记载,罕见实物。

来源:99艺术网拍卖新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