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東京画廊+BTAP开启由魏祥奇策划的“景物之‘间’:直觉与体验”群展,这也是本年度東京画廊+BTAP的首展,现场展出了9位艺术家油画作品约40幅。

展览现场策展人魏祥奇正在讲解作品

展览现场
本次所有参展作品都是围绕“景”与“物”进行创作。空荡的房间、盛放的百合、停靠在路边的车辆、山上的塔楼等皆为日常生活中最平凡不过的景物。至于为什么会选择这批作品进行展览,策展人魏祥奇给出了答案:“整个展览我想突出的是作品带来的体验和感觉。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向符号化、图像化或向抽象、新水墨、新工笔等转变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状态是强调作品的绘画性,这些作品对绘画性和造型有一定理解,但作品处于尴尬的中间状态,还没有完全到达当代艺术的观念。这类作品在表现上可能较个人化,表述无消费化、景观化,虽不华丽却很朴挚感人。作品里面有一种很简单的直白,初看会有一些生的地方,但这种不完美恰恰是作品有感觉的地方。”

现场展出的杨路加作品左起依次为《警察叔叔》 油彩帆布 40X40cm 2013、《木偶》油彩帆布 30X30cm 2014、《放炮》油彩 帆布 18X24cm 2013 、《罚站》油彩帆布 40X30cm 2013、《上下水》油彩帆布 80X50cm 2007

现场展出的武思波作品左起依次为1《余晖》油彩帆布 70x90cm 2014年、2《游园》油彩帆布 60x80cm 2014年、4《雨燕》 油彩帆布 50x70cm2014年

现场展出的任哲作品 左起依次为《星火路》油彩帆布 30cm×30cm 2013年 、《遥控器》油彩帆布 30cm×30cm 2007、《蓝色街角》 油彩帆布 40cm×50cm 2013年 、《百合》 油彩帆布 70cm×80cm 2012年、《蓝色街角》 油彩、帆布 40cm×50cm 2013年 、《夜晚》 油彩、帆布 40cm×50cm 2013年 另外展厅的北侧集中展出了艺术家谢帆和康海涛的作品,策展人认为通过这样相对完整的作品面貌的对比,展示了人对风景静物的理解有不同的面,很不一样。关注直觉体验、注重个体情绪的思考是策展人的方向。
据介绍此次参展者的伍思波、任哲、刘新歌、祁磊、杨路加、倪华、康海涛、谢玉婷、谢帆,都是七零、八零后的艺术家,他们都接受过美术学院教育的专业训练,并且在后来的社会和生活经验中汲取了创作的灵感,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使之渐趋成熟。当聊起绘画与生活的时候,艺术家伍思波表示:从05年毕业绘画到现在,坚持有时好像很艰难但却让人很满足,因为自己较宅,不善言谈,所以将对风景静物的理解用绘画表达出来是与生活很好的沟通方式。

刘新歌《远处的烟火》油画 100x80cm 2014

倪华《空间》 油彩、帆布 45X60cm 2014

谢帆《最远的风景》绢上油画 110x190cm 2011

谢玉婷《白夜行》油彩、帆布 70X50cm 2014
展览持续至3月12日。
来源:hi艺术展览资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