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1-28 23:26
导语:2015年新一轮拍卖也将在春节之后拉开帷幕,对于上一季度的拍卖进行盘点回顾,借由雅昌艺术市场检测中心2014年秋季拍卖报告,我们试图通过对于每一板块的梳理和总结,发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新变化。
正如多数拍卖行业从业者所看到的一样,总体行情很不乐观,成交总额和成交数量显著下降,业绩整体缩水局面几乎覆盖所有拍卖行。这一年无论征集还是拍卖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让许多拍卖行掌门人紧捏了一把汗,在预测2015年时都坦言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由于中国书画在市场中的权重地位以及近现代艺术家的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我们将结合重点拍卖现场的现场回顾,以及数据的整理呈现,来发现本年度书画部分的新趋势。
高价明星拍品缺失的书画板块
“2014年秋拍,可能看不到那么多千万元以上的明星“拍品”,但是整体可买性变强了。在特高价位的竞买上,有经验的老买家依然是主力。新买家的比例与2013年基本持平。书画收藏不是论资排辈,其价格、价值也不取决于时间,很多藏家他们喜欢哪一类、懂得哪一类,就只买这类的艺术品。你认为古代书画非常稀有,能够从美学价值、文物价值说出一大堆收藏的理由,但有些藏家不懂,他们就不会买。左右其投资的因素包括主观性、学识、个人品味、爱好、情感等。”中国嘉德拍卖董事总裁胡妍妍在总结2014年度书画部分的拍卖情况时如此表示,同时也释放出几个重要的信号:高价拍卖标的缺失、名家作品的调整、藏家群体的理性回归。
2014年秋拍中国书画部分成交TOP20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
同时在胡妍妍的另一段对话中,也谈到影响书画作品价格形成以及稳定的三个因素:太过稀缺的东西,不能在市场上反复成交,就很难在形成稳定的价格体系。如齐白石的作品多,并通过多年大量作品的反复交易,其价格体系被夯实。艺术价值、文物价值、收藏价值是三个基本因素,但是每一项都有无数的因素在起作用。所以,艺术品的价格不是用两三个指标就可以确定的。
的确,在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所发布的2014年秋拍报告中,一组数据可以很明显的呈现高价拍品的缺失。数据显示,2014年秋季书画市场成交总额为144.08亿元,同比降低了18.92%,不完全统计,2014年秋拍中国书画上拍量为180,478件,成交量为66,523件,成交率仅为37%,同比、环比均下跌11.9%,成为2000年后秋拍成交率榜单中最差拍卖季。与前几年动辄过亿元的最高价拍品相比较,本季度除了乾隆《白塔山记》刚刚突破亿元大关之外,多数拍品的成交价格在2000-6000万元的区间。
来源:雅昌拍卖资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