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寿山石创作应多元化

2015-03-09 17:08

借助邱丹桦(右图)的技艺,寿山石雕将世间万态汇聚。一件形似被揉皱的纸张、又似一片红叶的作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若细细观赏,则可见或具象或抽象的人体,虚实相生,意味无穷。

“我把这件作品命名为《秋天的叶子》,红叶是叶子最美的时光,但也预示着叶子将要走向消亡;在纸的生命中,揉皱的纸亦将走向消逝,这件作品是借青春的身体表现死亡、表现消逝。”邱丹桦如此阐释自己的创作理念。

对寿山石雕创作者而言,寻找原石同样是一段辛苦的历程。为了获得《秋天的叶子》这件作品的原石,邱丹桦曾三赴原石所在地桂湖村。

与这件现当代作品相比,《敦煌的故事》更让他引以为傲。2007年,邱丹桦凭借飞天组雕《敦煌的故事》斩获“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金奖。如今,“飞天”亦已成为邱丹桦的一个符号。

上世纪90年代,邱丹桦和朋友成立了一个艺术家群落,名为“十耕耘”。“十”谐音“石”,“十耕耘”亦有在石头上辛勤耕耘的意思。“我们提倡‘以创作为导向’,就是不做重复性的东西,力争让作品具有创造性,或者依据材料本身的特质来进行创作。到现在,我依然在践行这一理念。”邱丹桦说

在市场经济时代,对民间工艺而言,如何在商业化与传承文化价值二者间找到平衡点,亦是创作者需要思考的议题。

“民间工艺在商业社会受到冲击是正常的,一个行业会兴盛,也会衰落,这是自然规律。”邱丹桦说:“我觉得商业是个好东西,如果没有商业,我们的生活达不到现在的品质,但商业也毁灭了很多东西。对艺术家而言,解决生存问题也很重要。因此,市场会对艺术创作产生引导作用。”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国务院列出的518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只有寿山石既被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用礼品,又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寿山石雕在工艺美术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但邱丹桦认为,当前,寿山石市场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寿山石原石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但在现阶段,鲜艳的、凝结的、通透的材料所创作出的寿山石雕更具市场竞争力。长此以往,容易造成文化审美的局限。

另一方面,当前寿山石雕创作相对集中在印章创作,这是因为对商家而言,印章很有市场前景,容易卖出去;艺术家雕刻印章所花精力也相对较少。但是,文化很重要的地方在于它的多样性,艺术作品也应呈现多元化,集中创作印章,从长远来看,对寿山石的发展无益。

为了激励工艺美术工作者传承、创新新技艺,保护和推动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我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扶持成立首批100家“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并给予每个“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补助经费5万元。

对此,邱丹桦认为:“资金投在生产环节上是必须的,但人才培养还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培育具备创新能力,具有本土文化意识的人才。只有从业者有想象力、好奇心、理想、骨气和学养,工艺美术事业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来源:中华玉网-资讯-行业现状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