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10 00:00
artchina_artchina
《艺术当代》2001年创刊,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世纪交替风起云涌的里程,学术与时效并重,伴随无数艺术家华丽转身。理性、拗口、一如既往地追求专业品质。清高,绝不随波逐流,也许在资本积累的今天有些不合时宜,但几十年后你会看到她的价值。
开幕:2015年3月28号下午2点 | 地点:云南省大理市大理古城苍坪街56号床单厂艺术区木田画廊
绘画的行动者和解释者
丁一军最近所做的被他称之为“任性”的这个尝试由于把画画的过程和网际间的互动联接在一起,毫无疑问这个做法是耐人寻味的。他虽然依旧依托架上绘画这个“主中介”可是由于iPhone手机的介入,使他敏感地捕捉到一种也许是相当独特的创作方式。之所以说它独特,我觉得有这样的理由:也许在传统架上绘画引入文字算不得新鲜,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卷轴画上的题跋和观款,可是如果把朋友和观众参与绘画解释的文字也作为创作一部分同时呈现出来就是不寻常的。它似乎揭示了作为文本的绘画和关于它的意义解释的不确定本身就是积极和有趣的。这样一来,引发期待的东西就既不是绘画也不是关于它的解释,而是包含了即兴绘画、任意解释、网络互动这几个要素交集的过程。也许,这就是架上绘画在互联网时代转身为行动的一种值得期待样式。虚拟世界。
来源:艺术当代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