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11 13:50
杨:不要总是让自己纠缠在那些传统与西方的问题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传统就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就在你的身体里。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体会现在世界的丰富和层次。当初,我也曾被涌入中国的新的文艺思潮所刺激:哦!原来画还可以这样画啊!多年以后,有些人又回到传统寻找归属,认为这才是我们的东西。其实创作自由无疆界,而不是――这是人家的,不是我们的。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
田: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比如有些人总想恢复盛唐的光荣,回到李白、杜甫的光荣。事实上,这是可以回到的吗?李杜所书写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东西,是唐朝的现代,李白笔下的五花马千金裘,就是现在的宝马皮尔卡丹。不是吗?
杨:对呀!这么想就对了。为什么许多人,吃现在的粮食,穿现在的衣服,却去作古人的文章。李白、杜甫,他们那个时代就有他们那个时代的作品,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现代,齐白石画的就是齐白石那个时代,你现在再画这些,复古,是什么意思?事实上,你已经不可能是古人的那种感受。是对现在缺乏信心的反映。
田:或许,这是一种文化上不自信的表现。
杨:也是对现代社会适应不良的表现。在回避着一些东西,或者,是在对西方展示某种姿态。
田:艺术应该是活的,有生命力的东西。那也许是刻舟求剑――他们回到古代去寻找灵感,却对现代麻木不仁。
杨:传统题材也不是不可以去表现,题材并不重要。我指的是精神,深层次的东西,是表达出现代人精神世界的体验。
田:确实如此。
杨:为什么我说是深层次的?譬如,有人用油画材料画财神,这就是现代吗?这也太表面,太简单了。不是这么一回事。不是简单的拼接。
我背着中国画颜料去美国,国内的有些朋友托我捎回水彩之类的西洋材料。他们有人就笑话我说,你怎么还把这种颜料背到美国去;虽说它的包装有些粗糙,但这的确是很“中国”的东西。对材料不能厚此薄彼,因为材料有它自己的性情,中国的水土孕育出中国画颜料,它有它的水土本性,这是妙不可言的东西。同样是用水调和的颜色,它和水彩就不一样,水彩是明亮的漂浮的,但国画的色彩就更润泽更混沌沈着一些。我用它抒情写意,就能体会一种独特的舒服和自由。所以,我说的深层次,是指精神层面的体验和理解。对绘画材料,也是对它的本性和精神的理解,而绝不是材料说、工具说。我想有一天,我又会去搞油画版画,但你还会认出来,这是杨佴旻的东西。
来源:新浪收藏-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