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待把山川入画图

  2013年3月9日,著名书画家、深圳大学教授李中原先生因病突然离世,这是个让众亲友、学生无法接受的噩耗。在纪念先生周年之际,我将一段随先生写生的经历整理成文,以便更细致呈现先生的创作状态和艺术主张……

  乙丑五月,随先生进入沂蒙山区采风写生。八百里沂蒙,自古为人文荟萃之地,而且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根据地,这对于有着军旅生涯的先生来说又多了一份吸引力。

  进入沂蒙的当天,就有一些友人慕名而来,谈话间有人提议,想看先生现场作书。先生一向不喜应酬而且一路劳顿,多日没能休息好,但那天却兴致颇高,当即答应下来,并让众人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这给在座友人一份 “意外惊喜”。待众人选好内容之后,先生以行草书依次书写,流畅的运笔和老辣的书风,引来阵阵赞叹!先生对书写内容看似随意,而实则精到的表现,以及如绘画般笔笔生发的用笔让在场众人印象深刻,发出:“先生写字像画画!”后又应允现场创作一幅小画,众人叹道:“先生画画像写字!”

  随后几日,随先生和师母穿行于沂蒙山间,在领略山水的同时,先生也向随行的朋友询问当地风土人情,以便更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经数日的游览后,最终决定在大洼写生基地住上几周。

  自此先生每天早起在山林溪流间写生,先生写生不用铅笔和速写本进行细致的描绘,而是选用卡纸作小景或者以册页作全景,这些写生作品多以水墨为主,略施浅绛,相较于平日所作,少了些苍茫多了精致秀逸。

  一天晨起,先生兴致颇高,拿出前两天友人送的25米手卷,决定现场创作一幅“沂蒙印象”。先生在分析长卷的纸性后,决定采用泼彩画法。清晨起笔,至凌晨方竟,通篇以线条和重彩来表现沂蒙的山水风貌。当时我有幸在旁边抻纸添墨,再次领略先生那种充满激情忘我投入的创作状态。作此图时,先生沉思良久,继而下笔劲健,以水墨重彩相浑,皴擦点染同时进行,整个过程笔笔生发,笔触所及无一懈怠。通篇以书法用笔为支撑,水墨淋漓、笔墨沉着,色彩绚烂、气韵生动。先生亦认为这种创造力的实现,正是这些日子辛苦写生得来的,可以说 “得山川之助”!

  次日下午在旅居的农家小院,先生叫我向来访友人展开这幅巨制。有人远观,赏其对沂蒙山景的表现,见峰峦奇崮、云烟出没、气象万千。有人近察,赏其笔墨之精、敷色之奇。众人兴致勃勃,齐赞:“妙哉,妙哉!”此时虽不像正式的展览有恢弘的展厅和各路的来宾,但在这简朴的山间小院,先生用真诚佳作带给了大家美好的艺术享受!

  这次写生之旅,使我感受到先生深厚的修养、博大的胸怀、独特的眼光、扎实的功底。所有这一切正契合他做真人、真学问、真艺术的“三真堂”斋号!真正实现了人品与艺品的高度统一。

  斯人已逝,而先生精湛的艺术作品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将如丰碑不朽于世!

作者:王宗良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