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13 15:43
苏新平《表情》414x249cm(56x56cm×19)色粉2014年
谭平《无题》丙烯200x300cm2014年
王华祥《耕种》油画 100x300cm +2014年
周吉荣《海市蜃楼》(之二)综合版画75x175cmx6+2008年
展览时间:
2015-03-21~2015-05-12
开幕时间:
2015年3月21日下午三时
展览城市:
广东省
展览地址:
1618艺术空间
参展人员:
苏新平 谭平 王华祥 周吉荣
展览介绍:
四个人展出四张画的理由
——“四方工作室”艺术家的语言嬗变
1997年,四位从事不同版种的艺术家组成了“四方工作室”,他们是从事石版创作的苏新平,从事铜版创作的谭平,从事木版创作的王华祥,从事丝网创作的周吉荣。
“四方”即蕴含着“来自四方”的地理概念隐喻,也包含“通向四方”的艺术发展方向规划;既是四种版画类型的指代,也是对创作自由精神的张扬。
17年后,四位艺术家各选择一张新作展出。一条线上的一个点,其实包含了构成一条线的所有基因。以此“点”为起始,可以回溯四位艺术家多年来的艺术磨砺过程,艺术语言的探索路径。
苏新平对书法“有无相生”的领会演化到对绘画笔触“笔笔相生”的实践,基础是他对艺术语言的一致关注。正是语言的始终在场撕开了“社会叙事”的宏大结构,使“话语”遮蔽的皱褶得以呈现,身体、动作、感知等主体因素通过画面凸显。由此他由叙述主体变成了语言主导主体。
铜版创作中的肌理效果开启了谭平对形式语言的感知,十几年的抽象艺术创作,不仅使他成为中国抽象艺术的最具典型意义的代表艺术家,《一杯》、《一劃》则更深层地触及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主体建构问题,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自立问题。
王华祥“贵州人”系列作品注重刻刀刀痕的有意凸显以及印制痕迹的留存,在油画创作中演变为油画颜料的在场——通常颜料是描画对象的手段,在他这里则是通过描绘对象而体现颜料的在场。
周吉荣多年来的丝网创作与油画创作并驾齐驱,在两种看似“殊途”的艺术形式之间明确了“同归”之道,诗意的弥漫和明确的语言相互交织,构成他栖息的所在,他探索其中,充当艺术世界的隐士。
刘礼宾
2014年12月22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