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为善最乐,为国储才

2015-06-22 09:07

  徐悲鸿是我国美术教育的一个里程碑,廖静文也紧紧跟随丈夫的脚步,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分力量。2010年,中国红十字会廖静文基金成立了,本着“为善最乐,为国储才”的理念,廖静文将募集到的资金专门用于资助全国各地在京就读的贫困大学生。徐庆平说,母亲是充满爱的人,自己省吃俭用,却将积蓄捐赠给红十字会开设廖静文基金,资助贫困大学生。


  为了弘扬徐悲鸿的艺术精神,为国家培养艺术人才,在廖静文的主持下,中央美术学院与徐悲鸿纪念馆于1985年联合开办“徐悲鸿画室”,主要针对全国美术专业人士和美术职业教员进行油画培训和进修,她亲任画室主任,聘请中央美术学院的著名教授执教,从1985年至今历时28届,已为国家培养了美术专业人才千余名,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为国家的艺术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主办徐悲鸿画室的同时,廖静文十分关注少年儿童的美术普及教育和爱国教育,建成北京东街小学、鸦儿小学和53中德育教育基地等,宣传徐悲鸿爱国主义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鼓励学生奋斗成才。每年徐悲鸿纪念馆都挤出些钱给“希望工程”,扶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她以这种特殊的传承方式,让徐悲鸿在人们心中永生。正如她本人所说:“我愿意把自己的有生之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全部献给徐悲鸿的艺术事业。”


  2011年10月30日至2012年1月29日,名为“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的徐悲鸿综合性个人画展,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艺术博物馆隆重举行。这是徐悲鸿个人作品首次在美国大规模展出,廖静文也完成了徐悲鸿的一个夙愿,让徐悲鸿和他的作品化身为东西方文化使者。


  7年婚姻,死生相依。廖静文用她的一生诠释她与徐悲鸿之间超越家族亲情、男女爱情的大爱。她一生孜孜不倦地行走在传承徐悲鸿艺术精神的道路上,弘扬了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美术文化,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真正做到了“为悲鸿的事业奉献一生。”

来源:华夏收藏网-名家动态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