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书契自发掘以来,迄今已近百载。百年以来,经雪堂、观堂、彦堂、鼎堂等诸大师及其后学之不懈努力,甲骨已蔚为显学。对于其文字、音训、形制、史实等诸多方面,亦获得较为充分之研究。而以书契之点划体势入书以助临池者,自罗雪堂始,文字学者亦多有此等雅好。盖书契虽为镌刻,然其线条之高古浑,结字之诡奇,已开吾国书法审美之先河,由斯进入,实为体悟中国书法之文化精神之一捷径也。然文字学者之甲骨书法,每为六书法则之所限,拘谨有余,意趣不足。如何发挥书契文字固有之写意品格,并注入时代文化之审美精神,亦为当代篆书发展之一重大课题也。吾友杜君建民,好古敏求,于文字六书,颇具根底,多年来,潜心于金文大篆之研习创作,书风浑穆苍辣,称誉一时。近来建民以锐意求新求变之精神,独探写意甲骨之意境,欲创辟甲骨书法之全新境界,其志可嘉。观其新作,笔势奇崛,墨法淋漓,以书为画,画意入书,满纸烟云金铁之势,跌宕而不可遏。古人云,书为心画,杜君笔墨之豪迈,岂非其心境之旷逸者欤?予知其书艺之前途,固不可限量也。
——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院长)
来源:华夏收藏网-名家动态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