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4时,“水墨家园?藏迹——李小可水墨作品展”将在北京侨福芳草地聚艺堂开幕。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担任策展人,将展出著名画家李小可创作的表现西藏地区人文风光水墨作品30余幅。
李小可,1944年生,江苏省徐州人。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73年,开始随父李可染学习山水,1979年进入北京画院。1985年至198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并参加日本画家加山又造先生举办的研修班。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黄山书画院院长,中国西藏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会长。
李小可先生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三十余次深入西藏、青海、长江源头、黄河源头、甘肃等西部藏族地区进行写生及摄影创作,体验生活,在继承中国画传统和李可染艺术精神的同时,以开放的态度,注重吸取外来艺术的营养,深度的直面生活、时代,从对生活的强烈感受中寻找自己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在重体验的基础上重表现,形成了特殊的水墨表现风格。此次展出的以“藏迹”为题的水墨作品,以对藏地特殊视角的人文关注和视觉表现的探索引起了美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藏地独特的人文风光为李小可的艺术创作打开了另一片天地,他在一篇自述中说道,“为了寻找新的绘画语言和感受,我曾多次到西部藏地,历经黄河源头、长江源头、柴达木、阿里、珠峰、那曲、玛曲、碌曲、夏河??????我有了和藏地藏人近距离接触的机缘。藏地的纯净博大,浑厚苍茫;藏人的真切挚热、刚悍和纯朴,都给我以震撼—那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神秘境地。我企图走得更近,可她永远在远方,永远包含着变化、失去与永恒??????藏地已成为我不灭的精神家园与创作源泉。”
著名美术评论家、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陈履生先生这样曾经这样评介李小可的藏地创作,“西藏具有强烈吸引画家走进去的力量,因为它的浓烈和异样。小可和当代许多画家一样深深地走进去了,而且他花了很多心力在西藏题材方面,力图通过这一题材在水墨、语言和风格上有所突破。虽然他在这一系列中出现了能够符合他心性的作品,并在人文关怀方面也表现出了他的情感。可是,区域文化中所特有的空气、水和文化,并不是所有语言都能够表达他的感受,一定的叙事内容需要一定的语言方式来配合,才有可能在契合中表现出完美。从董希文的《春到西藏》到陈丹青的“西藏系列”都可以说明这样的问题。小可的努力是在色彩方面。这时候他如果还是坚持墨分五色,那可能很难表现出色彩的西藏中天空深深的蓝映衬下的五色风马旗的猎猎作响,如果没有那高纯度的色彩就难以还原现实和表现现实。因此,小可还动用了光影关系,以期画出高原紫外线的力量。”
此次展览将于7月28日结束。
李小可,1944年生,江苏省徐州人。1960年考入中央
著名美术评论家、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陈履生先生这样曾经这样评介李小可的藏地创作,“西藏具有强烈吸引画家走进去的力量,因为它的浓烈和异样。小可和当代许多画家一样深深地走进去了,而且他花了很多心力在西藏题材方面,力图通过这一题材在水墨、语言和风格上有所突破。虽然他在这一系列中出现了能够符合他心性的作品,并在人文关怀方面也表现出了他的情感。可是,区域文化中所特有的空气、水和文化,并不是所有语言都能够表达他的感受,一定的叙事内容需要一定的语言方式来配合,才有可能在契合中表现出完美。从董希文的《春到西藏》到陈丹青的“西藏系列”都可以说明这样的问题。小可的努力是在色彩方面。这时候他如果还是坚持墨分五色,那可能很难表现出色彩的西藏中天空深深的蓝映衬下的五色风马旗的猎猎作响,如果没有那高纯度的色彩就难以还原现实和表现现实。因此,小可还动用了光影关系,以期画出高原紫外线的力量。”
此次展览将于7月28日结束。美术学院附中,1973年,开始随父李可染学习山水,1979年进入北京画院。1985年李小可,1944年生,江苏省徐州人。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73年,开始随父李可染学习山水,1979年进入北京画院。1985年至198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并参加日本画家加山又造先生举办的研修班。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黄山书画院院长,中国西藏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会长。至198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并参加日本画家加山又造先生举办的研修班。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黄山书画院院长,中国西藏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会长。
来源:东方书画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