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23 00:00
春拍已经基本接近了尾声,但是大象团队仍然不会闲着,未来的两个月拍卖淡季,还有众多精彩的艺术活动等待着我们赶赴全国各地甚至世界特地报道!
我们的订阅号之所以名叫【大象视界】大约有三方面的考量:其一,博主江湖人称"大象"。其二,包罗艺术市场的万象。其三,所谓"视界"都是我们团队亲眼所见,自己写稿,自己拍摄,自己制作视频,坚持通过我们的"视界"发布原创资讯!今天的【大象视界】我们将会关注在徐汇滨江畔新落成的朵云轩艺术中心,6月27日,这个百年老店的新地标将会完成它落成之后的真正意义上的首秀——邀请宜兴紫砂名家徐秀棠先生作一个六十年的回顾大展,新地标,老艺人,或许将会成就2015年沪上艺术圈的一个经典片段,大象团队之前特地奔赴宜兴和朵云轩艺术中心,让大家先睹为快本次展览的精彩。
首先请观赏大象团队为本次展览拍摄制作的宣传片。关于宣传片的配乐,我们纠结了很久,最终居然选择了这样一段风云激荡的,六十年的艺术人生,徐老师足以笑傲紫砂江湖了!
众所周知,在如今宜兴紫砂圈,"徐门"紫砂是毫无疑问的"掌门"级。徐氏兄弟中,83岁的哥哥徐汉棠先生是顾景舟的大弟子,传承近现代紫砂壶之正统衣钵,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工艺美术终生成就"拥有者。而78的徐秀棠先生以陶塑,陶刻享誉紫砂界,他把文人书画,文人玩陶,文人玩壶融入到了传统紫砂文化中去,开创了熔陶塑、茗壶、陶刻、书画于一炉的当然文人紫砂新风,称得上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了。
下面就请大家跟着大象团队的镜头一起去先睹为快吧!
《任淦庭像》 1955年作
这是一件60年前的作品,六十年回顾展,这件对于徐秀棠先生而言或许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采访中,徐秀棠老师回忆当时入行时的情景,徐家是紫砂世家,1952年,哥哥徐汉棠开始师从顾景舟,1954年弟弟徐秀棠中学毕业后,父亲觉得两兄弟不要全部都做茶壶,因此,让它跟着老艺人任淦庭学习淘刻。到了1955年的时候,18岁的徐秀棠帮任老师做了一个头像,任师傅特别满意,成为了他案头的一件心爱摆设。而徐秀棠先生说,或许是因为这个雕塑,他的一生命运被改变了。
《萧翼赚兰亭》1980年作
《雪舟学画》1978年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徐秀棠先生的创作在火热的革命热潮中洗礼,而经过了二十年的沉淀,徐秀棠开始创作起了《煮酒论英雄》、《萧翼赚兰亭》、《雪舟学画》等传统题材的作品,和书画中的《万山红遍》、《井冈山》一样,徐秀棠选择尽量选择一些具有传统人文情怀而又能够在"送审"中通过的题材,而这些都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
《不朽的生命》八十年代作
无论是外行看热闹还是内行看门道,这套不朽的生命或许都会是本次展览最吸引眼球的一组展品。徐秀棠先生自己说,清初名家陈鸣远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位历史上的文人紫砂名家,陈鸣远的瓜果题材文房摆件可以说开创了一个时代,但他希望能在陈鸣远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如这套《不朽的生命》,徐秀棠在泥料上经过反复的调试,以求达到完全乱真的效果。而相比较前人,秀棠先生更加注重把握动物的动态,他塑造的螃蟹并不像清代的作品中安静的停在了石头上,而是真正的爬了起来。徐秀棠的很多作品都是像这样的成套创作,而做成之后则不再重复制作。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这样具有唯一性的。据说九十年代有一个台商屡次上门,要求以任何的高价求购这套《不朽的生命》,但它对于秀棠老先生来说,它是一套心爱的非卖品,三十年后,《不朽的生命》出现在了【十指参成】的特展上。
《有朝一日》 1993年作
有一些被反复演绎千年的经典题材,却在徐秀棠先生的十指之间变成了天马行空的另一番模样。如这件钟馗,在徐老爷子的手下却不再捉鬼,而变成了一幅北京老爷们遛鸟的休闲样子。而让人忍俊不已的是,徐秀棠给这件作品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有朝一日》,在这个妖魔鬼怪越来越多的年代,钟馗应该是忙不过来的,这"有朝一日"不知道哪天能够到来,呵呵。
《佛法无际》 1993年作
这件济公据徐秀棠先生介绍是专门创作给一个喜欢收藏济公题材的藏家的,但这位藏家在得到了这件作品后赞叹不已,他得到了一件太与众不同的济公了。这个场景应该是济公一挥袈裟包下两个山头的经典故事吧,但在徐秀棠老师的演绎之下,济公简直带有了一点奥特曼的味道了!
《十八罗汉》 1991年作
这样造型的十八罗汉,您有见过么?:)
《等等》 1994年作
徐秀棠老师的很多作品充满着生活的逸趣,如这件作品描绘的是一群孩童上山采茶,但有一个小朋友突然尿急了,因此,这件作品有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名字——《等等》。
《天伦之乐》 1985年作
爷孙俩斗蟋蟀,爷爷赢了,但孙子显然不甘心认输,还在挑动斗输了的蟋蟀。三十年前的天伦之乐,当然也是现在的人们所向往的。
《供春》 1981年作
尽管他的作品现代感十足,而徐秀棠先生心中显然有着一份对于传统的敬畏,在这次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精心创作的《顾景舟像》和《任淦庭像》两位近现代紫砂名家像,同时还有一系列明清文人紫砂名家的雕塑,惟妙惟肖,这件相信很多朋友一看就知道刻画的是哪位紫砂名人啦。
《皮革壶》 1987年作
徐秀棠先生的紫砂壶从本质上吸收了曼生十八式的人文精髓,但是却展现了独特的个性风貌,他开创性的把紫砂壶艺术和陶塑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秀棠刻,秀棠铭,秀棠壶的独特风景线。对于这把特别有名的皮革壶,徐秀棠先生在采访中不无得意的说,很多壶的造型关键是能想得到去这样做。iPhone手机的外观早已让人司空见惯了,但如果您一模一样的去造一个,那自然就是山寨机啦。
如今,78岁的徐秀棠先生每天仍然笔耕不辍,在他的工作室,一幅《拜壶图》让我们注视良久。"拜壶",正是这样一种对于传统的敬畏,对于事业的执着,才造就了纵横紫砂界六十年,开宗立派的一代名家。面对即将举行的展览,大象想说,紫砂的本质显然不是工匠的细活,而是一种文人的生活情怀。6月27日,让我们一起去新落成的朵云轩艺术中心感受吧!
《十指参成》 徐秀棠作品展
开幕时间: 6月27日 14:00
展览地点:朵云轩艺术中心(上海市天钥桥路1188号)
来源:大象视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