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与古人的交往

2015-06-23 00:00




古人是我中师的同学,原名庄雪仪,因为酷爱古代文学,自改名为庄古人。长得很美,有着如秋水一般明亮的眼睛,薄而显现出柔嫩的唇,雪一样的肌肤,长发如瀑,黑得纯纯地发出光泽。男同学第一次见到她,便仿佛是见了传说中的美女罗敷似的,立时傻了。但是却很少人跟她交好。传闻她是有冷癖的,对人总是冷冷的不屑一顾。


然而我却于她有另一番的发现。有一回我因事上女生宿舍,在四楼的楼梯口便听得“……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那声音清亮激昂,和着“嘭~嘭”的节奏声,朗诵的正是岳飞的《满江红》。我走过去时,便忍不住往那宿舍探了头。她正一脚踏在及膝高的方凳上,一手握了长发,另一只手忘情地拍打倒扣在书桌上的饭盒。那激情豪迈的姿态与她平日纤弱寡言的形象判若两人。我当时被震住了,两只手臂起了厚厚一层疙瘩。由是更感觉她不同寻常起来。


中师第三学期班里开了晚会。我一向不喜欢吵吵闹闹的场景,中途便逃了出来。那晚的月色很好,操场上一片宁静,我沿着操场的边上走,胸襟渐觉舒畅了。这时听见有人唤我,就在操场的另一边上,我走近了,原来竟是她。那晚古人身着一袭白色的裙子,在夜色里显得朦胧而恬静,她的目光望向我时,竟然仿佛我们已“朋友”了好多年——虽则我们从未交谈过。


她示意我在她身边的草地上坐下。




我说:“你怎么也跑出来了?”


她笑笑,狡黠地说:“这算不算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呀?”


我很少跟女生谈话,更何况她,便一时讷然。


“我喜欢一个人独处。”她说。可能是留意到了我尴尬的表情,她又笑了,说:“我留恋寂寞,但其实并不喜欢寂寞。”


我说:“我也并不喜欢寂寞,然则找不到可以说话的人,便只好守住寂寞了。”


“是的。我想我们是被读过的书影响了,‘自古圣贤多寂寞’嘛。”


我们一齐笑了,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


“而事实上,”她接着说,“自古伟大的诗人墨客命运大体多舛,如屈原,杜甫,李煜等等,都是人生落入悲境后才写出好诗好词。”她叹了一口气, “正是因为如此,当我们追求文学的时候,仿佛精神被他们同化,必得把自己置入凄凉的境地——便譬如寂寞,似乎非得如此才能写出好文章。然而心境是苦了,文章却未必出来。出来的却又不见得好。”


我说:“那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吗?”


她说:“然则不说愁,又何来新词呢?”这次,我们相视而笑了。


我发现她原来还可以是这样一个令人如沐春风的女孩子。那个晚上我们谈了很多,谈了很多诗人的诗词人的词。当然是我聆听的时候多。她在古文学上的确颇有修为,说起来引经据典,观点层出不穷。我很吝啬赞人,但最后我还是由衷的说,“你真称得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古文人!”


她用手理了理右脸颊边被风吹乱的长发,将它们收在了耳后。“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她将眼睛望向我,“你懂么?”我点点头,那是刘长卿的诗,抒写了高雅情怀为世所弃的感伤。这时我看到了她眼里的忧伤,她似乎是深味了寂寞的,现在十八九岁的少女,谁不忙着聊帅哥追星看韩剧呢?只有她是个异类,恐怕是连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都没有的。




我们聊累了,便都沉默着。校园的花香浮在月色里,令人要醉了,月光似乎是没有重量的水,把我们静静包围了,淹没了。我想起了小时候夏天到河里去游泳的清凉。又想到了很多意境,“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飘飘忽忽地产生许多空茫茫的美感,然则又都不是眼前这情境这感受。我侧过头去看她,她一只手托在腮边,美丽的眼睛里也正如这月色空曼无际了。


那晚之后我们再无近距离的接触,可能是因为彼时我与另一位女孩交往甚密的缘故。然则偶尔与她目光相接时,却总可感受那似乎“朋友”了很久的亲切。所以,我总贪婪地期望能与她对望一眼,那是我枯竭狂躁的心的慰藉,它陪伴着我走完了中师最后一年的生活。


在参加教育工作后的一个百无聊赖的日子里,我收到了她的一封信。信纸是白色宣纸,上面用毛笔书写,小行书,字迹娟秀,很有超然绝俗之态。这让我感到她似乎就立在眼前,带着她那独特的阔别已久的亲切。


凡兄台下:


师范握别,已逾一载,每忆往昔与兄论诗文之事,其意气争发,指点评析之快无不萦于梦寐也。今当秋色寂寥,夜长霜冷,未知吾兄近况何如,心实挂牵。


妹自工作以来,心境更大不如前,常自愤恨不平,颇有类燕赵之慷慨悲歌之士矣!往日且谓无人可与言,然今之所见皆面目可憎,其可恶更甚无可与言者。师者,道之所托;德者,师之魂也,此昔妹所想当然。唯不料今之师者无德,且道寄于信口雌黄之徒。嗟乎!我辈与之为伍,同处一校之内,日以相对,诚大不堪也!虽然,亦无奈何。妹不知生于天地间,凭一傲然之气能支撑几何,唯寂寞之情日甚。又当月白风清,念兄之神采,古之人云“微斯人,吾谁与归?”岂谓兄与妹耶?临风布意,不胜依依。


妹 古人上



我看了,疼惜之余又颇生感慨,这个社会要让她这样纤尘不染的女孩点头满意,那可真难。便回了一封信,写了满纸谎言,“清者自清浊者自者”,“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劝她最要紧的是珍惜眼前生活。她没有再来信。我便时而拿了她的信来读,开始像是欣赏一件艺术品,后来便反复咀嚼那句“微斯人,吾谁与归”的言语,然后忍不住呆呆出神。

后来我到广州进修,五一放假回去,第一就想起了古人,于是从抽屉里找到尘封的联系卡,根据卡上的地址,找到她家。她家在一条幽深的小巷里,小巷的路面是古旧的青石板,在闹市中生出些许僻远之意。开门的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戴着一副老花镜,认真往我脸上辨认了一会后说,“你找谁?”我说明了来意。那妇女说: “哦,你是说雪仪吧,她嫁啦,她已没在教书了,她老公生意忙,去她老公的店铺帮忙了……”她说着话的时候可能注意到了我犯傻的表情,便疑是我听不明白,说“就是在深圳东门开了一家小超市……”

我没进屋坐,无意识地从那幽深的巷子走出来,到了巷口,突然乏力似的蹲了下去。“古人嫁了”,我的思绪理不清楚,“古人成了一家杂货店老板娘……”,我痛哭出声,觉得从来没有如此伤心过。这眼泪不免令我困惑,不知道为何如此伤心?仿佛是为了一种美妙的理想,像玻璃杯受不了乍来的热,爆裂了。


文丨程展凡


▼小伙伴的推荐

喜欢·爱丨紫檀说


拾文化作者来稿

欢迎转载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评论

来源:拾文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