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瓷器的瓷胎种类

2015-06-23 13:22

  瓷器主要由胎、釉及彩构成。瓷之美丽关键在于胎。胎是瓷器的体,瓷器未烧前称坯,在景德镇窑业中有做坯(成型)、印坯(正型)、利坯(修整)和挖坯(挖底足)等名称,坯烧成后就是胎。胎土由氧化硅、氧化铝、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等主要化学成分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钙(主要是氧化钙)、钠(主要是氧化钠)和镁(氧化镁)。
  瓷胎。凡普通之瓷器均属瓷胎,撷瓷粉之精液澄清,融成泥浆,以成胚胎。瓷胎碾石为粉,研细成胚。瓷胎音清而脆。瓷胎之沙底,设底露胎而不涂釉。沙底贵白贵细,以细沙底为上。
  浆胎。凡极轻而薄之瓷器,均属浆胎。浆胎质轻而松。指明清两代澄浆成形的一种瓷器,浆胎瓷器胎薄体轻,以康熙、雍正时期的白釉印花及青花碗、印盒等为多。
  缸胎。又名瓦胎,专指胎土粗而厚重的一种陶瓷,质地粗糙,如辽瓷和山西、陕西一带烧制的黑釉厚胎瓶之类。缸胎质重而坚、贵亮贵响,年久之缸胎多有铜音,故鉴别家往往叩其声而知其历年之长久。
  石胎。凡凝重粗厚之器,属石胎而并非真石,只是质凝重而坚,略似大理石琢成之器物。康熙有石胎三彩。
  铁胎。铁胎是专指胎土含铁量较多的瓷器,如宋建窑兔毫盏之类。
  铁胎非真铁,瓷质近黑,犹如铁色,其胎的厚薄轻重亦不一致。
  脱胎。脱胎是专指明永乐白釉薄胎盘碗而言。这种瓷器薄似卵壳,故又名卵幕。宛如釉质脱胎去,其薄能映见手指螺纹。此制始于明代乐,亦以永乐所制为最精,宣德所制亦可媲美,清代康雍所制虽也极薄,然只能映见花与字。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