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陶瓷鉴定也要闻

2015-06-23 13:23

  古陶瓷鉴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仅需要各方面文化素养和知识积淀,更重要的是要用目测,靠手摸,凭的还是经验。医生诊病离不了"望、闻、问、切".古陶瓷鉴定除了运用"望"和"问",还应用"闻"这种手段。这里所说的"闻",有别于医生诊病之"闻",而是用鼻子直接在陶瓷上闻,闻它有无气味,如果能闻到某种气味,那就要特别注意了。在本报举办的藏品鉴宝会上,就"闻"这个话题,文物专家贾麦明提出了很多高见。
  贾麦明说,有的气味可以判断鉴定对象的真假。比如有土腥味的陶瓷一般都真,像唐三彩之类;相反没有土腥味,只有土香味的陶器一般都假,像仿唐三彩之类。又比如有硫酸、高锰酸钾等酸味或胶水、烟熏、化学药水等气味的陶瓷一般都假。他见过不少用高锰酸钾染红的假钧窑器,只要拿在手上,闻一闻,便知真假。发出古香味的陶瓷一般都是真品,但真能闻出这种古香味的却不是一般人,更不是一日之功可以闻出来的。"闻"这种方法,看似神秘,实则客观存在,不可忽视。必须区分的是,这种古香不是人造的土香,而是悠悠岁月散发出来的自然香。
  当然,鉴定陶瓷时"闻"只是手段之一,对那些基本无气味的陶瓷,则另当别论。
  "闻"在古陶瓷鉴定中还包括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听觉,用手或用物体敲击陶瓷,听它发出的声音,就可以根据声音来辨别真伪。古陶大多声音沙哑,仿品则清脆响亮。有些古瓷因瓷化程度高,胎骨坚硬密实,叩之会发出金属声,例如古吉州窑产品。赝品则相反,其声音发"冷",清脆不带沙哑。总之,古陶瓷鉴定中的"闻"是大有学问的。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