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8-11 16:52
[摘要]:“南红玛瑙”这个词即便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也不是一个熟稔的称呼,它是近十几年才出现的。祥玉轩店主王洪告诉记者,按传统与起航对玛瑙原料名称的说法,从前的红玛瑙仅被分为两种,即东红玛瑙和西红玛瑙。
南红原石
伴随珠宝玉石收藏热水涨船高,南红玛瑙作为我国独有的品种,南红以其质地细腻润泽,近两年来再次走入大众视野,成为很多玩家的宠儿,一些极品的老南红料更是价格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其涨势凶猛,已逐渐和翡翠、和田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据了解早在战国,南红玛瑙就已经成为贵族们的喜爱之物,在历代皇室贵族墓葬中发掘出的南红玛瑙雕件便是最好的证明。对于南红玛瑙的追捧,一直延续到之后的各个朝代,直至清朝乾隆时期开采几近枯竭。
红色在中国拥有喜庆吉祥的寓意,因为它不单单是一种颜色,更是中国人对美好愿望的一种寄托,很多人觉得红色能够保佑主人不受邪恶鬼魅的侵害,聚财辟邪 ,所以红色在中国很受欢迎,作为传说中佛家圣洁之物“七宝”之一的“赤珠”,说的就是南红,对于颜色鲜艳的南红玛瑙,很多人认同它,觉得收藏南红玛瑙是一种吉祥物,而南红也一直以其辟邪护身圣物的传说深受历代统治者喜爱,他们深信南红增旺运势,促进事业有成。
不仅如此南红玛瑙的药用价值历史上都有记载,古代一直有入药之风,有“服玛瑙者,寿如南红”的说法,意为可改善微循环,加强血液氧气含量,改善气色,而偏橘色的南红则有活化消化系统的作用,可以有益人体排毒,舒缓神经痛等等美容养颜之效。可谓收藏佩戴两相宜。
南红玛瑙历史上曾长期为皇家垄断 近来重新发现价格涨幅惊人
《徐霞客游记》中曾有记载:“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这里说的是南红玛瑙。
“南红玛瑙”这个词即便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也不是一个熟稔的称呼,它是近十几年才出现的。祥玉轩店主王洪告诉记者,按传统与起航对玛瑙原料名称的说法,从前的红玛瑙仅被分为两种,即东红玛瑙和西红玛瑙。东红玛瑙多为低档玛瑙,是利用氧化铁还原的方法对玛瑙进行增色后得到的;西红玛瑙则是指未经人工增色的珍贵玛瑙材质。从近二十年前开始,由于云南保山地区的南红玛瑙矿源被重新发现而得到重新开采,其所出产的玛瑙便被称为云南红玛瑙,简称南红。
南红玛瑙称谓新,历史长。3000年前的青铜器时代,金沙古国(今四川地区)一位铸币工匠沿用三星堆先民使用贝币的传统,制造了当前存世最早的一件南红制品——南红贝币,这枚贝币形状简约精致,历经千年沧桑却鲜艳依旧,现在被保存在古金沙博物馆。
岁月流淌,南红玛瑙由于其明艳的色泽和温润厚重的质感被人们所喜爱。从战国时期的贵族将南红做成手串佩戴于腕上,到清朝巅峰之作“玛瑙凤首杯”,南红一路走高,一路辉煌,并一度为皇家贵族所垄断。
然而,随着象牙,珐琅,瓷器,和田玉,碧玉,翡翠,寿山石……各种雕刻材料层出不穷,丰富了艺术家选材范围,由于南红资源稀缺,制作出的成品多有伤裂,因此到了玉雕鼎盛的乾隆时期,人们对“无暇”的高标准要求使得南红逐渐淡出收藏圈,裂。仅一个“裂”就宣布了一种材料的消亡,及至清末,随着市面上的南红玛瑙艺术品越来越少,南红资源一度被认为已经开采殆尽。
近近几年来,随着四川凉山南红地区高品质的南红玛瑙的发现,收藏级别的南红玛瑙作品又重回到收藏届,同时也掀起了南红玛瑙收藏的热潮,吸引了众多收藏家的关注。
时隔百年,南红以新的姿态回归,且势不可当。这山中的一抹红色,竟能烧亮收藏市场的半边天。
南红再次出世,从打火石,变身为观赏石、到玉石、到宝石半宝石,5年时间价格涨了100倍,它的同比涨幅远超名人字画和房地产,更别提股票和黄金了,南红总能给人们带来惊艳,相应的,价格也一路上扬,于是,很快就有人说"涨太多了"、"太贵了"......
然而,相对于其他宝石投资,南红真的涨疯了吗?未来是否还会继续这种价格高涨的势头?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玉石翡翠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