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万英杰摄影与国画《花间影画》个展在北京798举办

2016-09-11 09:26

  万英杰摄影与国画《花间影画》个展在北京798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廊举办

  展览现场

  2016年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798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廊开幕

  《花间影画》突出的显示了这次展览的主题,以花为物象,通过影像与笔墨来勾勒出艺术家万英杰对花间的表达,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递进。花间取自于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花间集》。集中搜录晚唐至五代18位词人的作品,由于作品内容多写上层贵妇美人日常生活和装饰容貌,女人素以花比,写女人之媚的词集故称“花间”。而这里万英杰的借用,属于一种世间繁繁绕绕美丽的絮语。花基本约定在牡丹,牡丹是花中之王,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一种呼唤。

  万英杰认为摄影艺术是一种物象与虚像之间结合的心灵与视觉共鸣的艺术,牡丹人生一组四幅作品。分别借取4首古诗词和歌,来传递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们对国花牡丹的表达。

  作品:幻象

  清平调词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作品:破碎

  买 花

  唐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作品:抽离 (据透露,这是万英杰最喜欢的诗句之一)

  咏牡丹

  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这幅作品还真有争议,有些观众会凝住眼前,仔细品味艺术家的设计。有一些却远观就会觉得不舒服、憎恶,有一种血液凝住的表象。万英杰则表示,表象是由虚像和观念所传达的,每个人的理解都很对,其实作品的本身就是要传递对你最直接的感受。

  接下来,常言道黑白无常,现在却出现了一个黑白有常。

  这又是一组四副影像组成的作品,叫做《黑白有常》。

  每一幅作品是由不同花和不同景象杂乱无序组合而成,周边配有略带年代感的电影老胶片。这种设计确实是让人感觉不到作品本身的具体含量,但既然名字却指向它是有常,是对黑白无常的反常规,还是对社会人生无常的思考,还是对作品排序、设计和内容表达的一种引向。万英杰并没有给出具体答案,这个对于到现场每个人的思考都进行了一个考验。或许这个引述会让更多的摄影师有不同的理解吧。

  黑白有常:3

  牡丹颂 手卷 与张友君老师合作作品

  传说中花蕊夫人

  她瑞雪冰慧、娇弱柔骨,她屈身男人、花蕊庭前。

  但她有一种文人引以为豪的风骨: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没有被折服,更没有朱唇下的妩媚,至少气节让中华民族男儿所仰赞。

  还有八副国画,四副横幅墨多于朱红,整个影廊它们是点缀的素雅和静初。没有与百花争艳,更没有和影像去夺目,或许这对应了摄影作品《牡丹人生》里另一件“常态”的写照吧。

来源:新浪收藏当代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