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新碑学3:公羊传统与现代写实” 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项目空间(以下简称“CAFAM项目空间”)开幕,这是一次集结古代、近现代、当代,对“写实”进行重新解构的展览,也是CAFAM项目空间举办的第一次和馆藏研究有互动的展览。
此次参展艺术家名单包括:耿雪、于灜、宋拓、陈督兮、李毅士、艾中信、 萧淑芳(后三位已故),其中4位是青年艺术家,在策展人王基宇看来他们的作品“有对历史的理解和历史的穿透力”。本次展览,传统油画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参展作品中中4件为央美美术馆馆藏(三件为老油画,另外一件于瀛的影像),其他是艺术家新作。
《无甲剑术cosplay:卡拉瓦乔VS傅山》 央美剑术社直播 2017
CAFAM项目空间近几年的展览多与跨学科相关,此次展览策展人王基宇正是毕业于央美实验艺术系,他拥有除了策展人,还拥有艺术家、击剑员等多重身份。此次展览的着眼点,在于“写实问题”。中国现代美术传统中,写实被认为是“现实主义(realism)”的看法是片面的;而关于写实问题,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变革分别是康有为的碑学运动、美术新潮运动引入西方新思潮——前者首次提出了“写实”为画学西学中取之纲领,开辟共和革命国家之美育纲领;后者挑战以写实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总体美育秩序……两次变革,现代主义均作为写实秩序的对手出现,与其说“写实”是引入西方的造型风格,不如说是中国文明试图克服现代性历史观的艰难实践。
于瀛 《未完成的村庄》 录像 2011
于瀛 《改造》装置 2017
在展览中,儒家经典《公羊传》也成为一条承前启后的重要脉络。在碑学运动中,康有为正是对供养学进行了当代化、实践化、未来化。同时“拨乱反正”、“小康社会”、“通三统”这些文化政治术语,正是出自于古典公羊学。这也是公羊史观从未在中国坍塌的证据;亦论证了写实主义不是当代艺术运动的战败者,而是新秩序下美术征途的主心骨。
来源:hi艺术展览资讯
作者:class="more",吕晓晨<em,title="作者:吕晓晨
"></em>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