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当馆藏老油画遇见当代艺术 央美美术馆项目空间“新碑学3:公羊传统与现代写实”

2017-11-19 00:00

11月18日,“新碑学3:公羊传统与现代写实” 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项目空间(以下简称“CAFAM项目空间”)开幕,这是一次集结古代、近现代、当代,对“写实”进行重新解构的展览,也是CAFAM项目空间举办的第一次和馆藏研究有互动的展览。
策展人王基宇
策展人王基宇
此次参展艺术家名单包括:耿雪、于灜、宋拓、陈督兮、李毅士、艾中信、 萧淑芳(后三位已故),其中4位是青年艺术家,在策展人王基宇看来他们的作品“有对历史的理解和历史的穿透力”。本次展览,传统油画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参展作品中中4件为央美美术馆馆藏(三件为老油画,另外一件于瀛的影像),其他是艺术家新作。
《无甲剑术cosplay:卡拉瓦乔VS傅山》 央美剑术社直播 2017
《无甲剑术cosplay:卡拉瓦乔VS傅山》 央美剑术社直播 2017
耿雪 《康南海六十行乐图与植物》 雕塑 2017
耿雪 《康南海六十行乐图与植物》 雕塑 2017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CAFAM项目空间近几年的展览多与跨学科相关,此次展览策展人王基宇正是毕业于央美实验艺术系,他拥有除了策展人,还拥有艺术家、击剑员等多重身份。此次展览的着眼点,在于“写实问题”。中国现代美术传统中,写实被认为是“现实主义(realism)”的看法是片面的;而关于写实问题,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变革分别是康有为的碑学运动、美术新潮运动引入西方新思潮——前者首次提出了“写实”为画学西学中取之纲领,开辟共和革命国家之美育纲领;后者挑战以写实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总体美育秩序……两次变革,现代主义均作为写实秩序的对手出现,与其说“写实”是引入西方的造型风格,不如说是中国文明试图克服现代性历史观的艰难实践。
李毅士 《王梦白像》 油画 1920
李毅士 《王梦白像》 油画 1920
陈督兮 《孟子像》 中国画 2016
陈督兮 《孟子像》 中国画 2016
艾中信 《十三陵雷雨》 油画 1958
艾中信 《十三陵雷雨》 油画 1958
于瀛 《未完成的村庄》 录像 2011

于瀛 《改造》装置 2017
于瀛 《未完成的村庄》 录像 2011
于瀛 《改造》装置 2017
在展览中,儒家经典《公羊传》也成为一条承前启后的重要脉络。在碑学运动中,康有为正是对供养学进行了当代化、实践化、未来化。同时“拨乱反正”、“小康社会”、“通三统”这些文化政治术语,正是出自于古典公羊学。这也是公羊史观从未在中国坍塌的证据;亦论证了写实主义不是当代艺术运动的战败者,而是新秩序下美术征途的主心骨。
当馆藏老油画遇见当代艺术 央美美术馆项目空间“新碑学3:公羊传统与现代写实”
宋拓 《谁是最可爱的人》 录像与图片 2013
宋拓 《谁是最可爱的人》 录像与图片 2013
萧淑芳 《北海溜冰》 油画 1935
萧淑芳 《北海溜冰》 油画 1935
展览将持续至12月14日。

来源:hi艺术展览资讯 作者:class="more",吕晓晨<em,title="作者:吕晓晨 "></em>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