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装修系列第三回,张如怡个展“路边”亮相

2017-11-19 00:00

在北京草场地艺术区的“小吃一条街”,有一个由美国著名策展人James Elaine创建的非营利项目空间——望远镜艺术家工作室,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并支持新兴艺术家与中国艺术社群。11月18日下午,张如怡个展“装修:路边”于此亮相。
张如怡个展“装修:路边”展览现场
张如怡个展“装修:路边”展览现场
这是张如怡在2017年“装修”系列中的第三次项目。艺术家将建筑空间使用为她的画布或者画桌,她的作品是物质的、具体的,同时也是超现实的、隐喻的。通过颠倒、扭曲和复制其形式或空间语言以及现实感知关系,她使空间本身丧失原有功能而转换为一个新架构。展览空间变成了真实的雕塑。观者仍然可以进入,但进入的是作品,而不是一个工作或者生活场所。这既让人失去方向,又让人能够指望。
张如怡对空间以及空间对于人与现实的关系进行解构与重构,将这三个项目相互关联:“装修:地点”,“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2017”,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装修:物品”,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上海;以及此次“装修:路边”,望远镜,北京。
玻璃扩充了室内的空间,但外侧的玻璃又将其堵上
玻璃扩充了室内的空间,但外侧的玻璃又将其堵上
展厅的下水道井盖,与不远处仙人掌呼应的
展厅的下水道井盖,与不远处仙人掌呼应的
此次在望远镜,张如怡的“空间”是干净的、极简的,但与我们有序的日常生活截然不同。这是一个沉默的贮藏室,从城市遗址“路边”提取的原型与材料,回应这个城市的悲伤、消耗以及毫无人性。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更为深刻的内涵:即使她把我们的世界颠倒过来,这种沉默的美与平衡也极具意义,与我们的灵魂共鸣,仿佛从我们的过去或者梦中呼唤我们。当我们重新进入过去的旧世界时,熟悉的一切仍然存在,但以一种新的秩序、新的身份呈现。
巨大的镜子把展览空间的窗户彻底成为映射,折叠的金属锡纸覆盖了一面墙壁,另一面墙壁似乎已经滑落,以某种角度搁置在地板上,然而什么都没有改变,另一面墙已经将其取代。金属柱之间夹着仙人掌,光滑、感性、生机勃勃,却也让人感到危险。它虽饱含生命之水,但无法供人饮用。它在静静等待未来或记忆的显现。无论如何,这都是新世界里必不可少的东西,充满希望。
艺术家用画廊过去的成品构建新的空间?,并用铝箔进行封堵
艺术家用画廊过去的成品构建新的空间?,并用铝箔进行封堵
墙上“飘逸”的铝箔
墙上“飘逸”的铝箔
?
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1月12日。

来源:hi艺术展览资讯 作者:张朝贝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