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非常道——陈炳佳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19年5月25日——6月12日
开幕时间
2019年5月25日下午三点(周六)
展览地点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861号首层
高剑父纪念馆
主办单位
广州市智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广东美术批评协会
水墨村美术馆
《文化参考报》艺术周刊
广东当代国画院
高剑父纪念馆
协办单位
赵少昂故居艺术馆
福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高剑父纪念馆
陈炳佳作品关键词
异样
混沌
梦境
宇宙
精神
生命
退生
自然生长
陈炳佳总是以特立独行的姿态游走于中国水墨画坛。从1986开始他就把画笔伸向了自己的心灵世界,探寻着自己灵魂深处的神奇而神圣的风景。陈炳佳并非科班出身,却充满创造力。他的画有一股现代的文人精神,从图式上找不到历代大师的影子,却有种趋向传统的山林精神。正如他所说“真正的艺术是学不来的”,他尝试用水墨做媒介一点一点地开辟出自己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艺术语言。
陈炳佳《牵手观音》 180cm×145cm 水墨设色 2017
陈炳佳《新舞台剧》180cm×145cm 水墨设色 2017
在当下的中国画坛,有一些这样做的人,但陈炳佳较为特殊,他对画画的着迷,从儿时的涂鸦开始,凭着一股“画疯子”的劲头,自然生长出一种“异样”的艺术。这种“异样”像一道强光照亮观者的视域,让我们看到一种绝对的精神放松和自由。
陈炳佳《请勿喧哗》 194cm×180cm 水墨设色 2014
陈炳佳《鱼来人往》 180cm×194cm 水墨设色 2014
没骨人体入画,“佛”这个特定的文化符号,是陈炳佳经常表现的艺术元素。他深受到敦煌、麦积山壁画的影响,但与之不同的是——他坚持“用自己的办法画自已的想法和感受”,以一种“退生”的智慧和觉悟,坚守“笨拙”,保持自然的天性。在纷繁复杂的当下时代,他让自己不断返归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陌生地,通过做“减法”来摒弃一切外力而为的东西。他表达的不是生活中具体可见的人、事、物,而是在原始灵魂深处挖掘到的精神世界的知觉图式,通过笔墨来书写性灵。
陈炳佳《偶像》 180cm×145cm 水墨设色 2017
看多了追求形式感的艺术图式,也许越来越难以分辨持久的艺术成就和简单的时尚。陈炳佳开辟了一条路,他将“人”的存在状态理解为一种原始的状态,完全抛弃流行的造型法则与艺术仪规。所以在他的作品中,许多想表达的是超验的文字所难以形容出来的,他的画面以一种寓言的方式构建新的图景,让人进入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精神国度。
陈炳佳作品
30年来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语言。他用了大量时间精研文人画传统,同时也画出了一系列文人意味浓郁的传统人物画和山水画,但他自己认为这只是为他的新水墨画创作做功课,锤炼和提升笔墨的中国精神和表现张力。
陈炳佳作品
陈炳佳作品
陈炳佳作品
这里他几乎完全拋开了中国传统和既有的创作手法,很难找到这皴那描的痕迹,但是又是纯正的中国笔墨语言,不同古人也不同今天任何人,很有魂魄,耐人寻味。
陈炳佳作品
陈炳佳作品
陈炳佳艺术简介
1964年生,湖南临湘人
2007年任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画家
曾为广州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
现为职业艺术家
先后在桂林、南宁、广州、武汉、长沙、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出版有《陈炳佳画集》《天象苍茫·陈炳佳水墨系列集》《二十一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陈炳佳》《画梦依稀·陈炳佳》《一目洞然~陈炳佳水墨艺术30年》等个人专著
撰有近百万字各类文章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南方周末》等报刊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国家美术》《美术》《美术观察》《荣宝斋》《画刊》《中国书画报》等媒体均对其创作有过专题介绍
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第24届春季广州艺博会
2019年6月21日- 24日
广州海珠区琶洲广交会C区14.2-15.2馆
作者:ATO艺时代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