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朋友在一所小学当老师。学校成立了兴趣班(编制外),朋友推荐我去教美术。我拒绝了:“哪行啊?我自己还求师无门呢?”
朋友说:“教小孩子,要求不高,别说照猫画虎了,只要能照猫画猫,照虎画虎就行了,把你会的教给他们就行。”
行吗?我的心告诉我:绝对不行!
这使我想起教会举办的一次画展,有一位女孩子,15岁左右,出展了一幅半身素描。我问孩子的母亲:“孩子学画多久了?”
这位母亲回答:“五年了!”
我告诉这位母亲:“你给孩子换老师吧,孩子连最基本的素描知识都没有掌握。”
孩子的母亲回答:“我女儿的老师是中央美院毕业的!”那时的我,还是一个以画家自居的恃才傲物者。
又有一次,教会里来了一位探亲者,她自我介绍是广州著名的教师,经过她培训的孩子,考上美术学院的超过90%。她愿意在探亲期间为教会免费教画画,学画的大部分都是孩子。
培训二个月后,学画的孩子们在教会展览作品,老师现场指导。孩子们扒在桌子上画画,拿着的是画笔,却是写字的姿势。使我对“名人”的头衔大打折扣。再看看画,像是涂鸦。
我与朋友说起了这两件事,朋友也清楚,因为在同一教会。
我说:
如果我教学生,会摆一些静物,告诉学生基本的素描知识,就让学生自己看着画,我只观看指点,我会说不会画。因为我并不满意自己的画作。
学绘画,搞艺术,审美观很重要。画家的眼睛应为心灵而生,心灵的感悟会决定视觉的维度,只有人性的灵光才能为绘画与自然架构起桥梁。客观事物被眼睛接纳后,经过身体过程的过滤再现出来,包括天性、视觉、经历、经验、知识等等的过滤,再现事物。看画、读画很重要,我会跟学生一起读画,解读分享名画、好画,让学生临摹好画,保留和发扬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只用艺术知识修理作品。
朋友回答:“珊珊,你的要求太高了,我很喜欢你的画,我也把你的画给主办人看了,孩子们能画到你那个程度,就很了不起了。”
哎…… 突然,我觉得说不清楚,所以还是拒绝了。
我不是否定学院派,我也没有资格评价。而是有些怀疑说自己是名校毕业或自己是名人的人。
作者:shan-arts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