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有时候“图”、“画”会开启我们更多的思考,也有的时候它会帮助我们终止一些“思考”,或许,这才是禅画或东方哲学的特点吧。
一直没找到解读《圆满》的切口,倒是晓彤老师对《圆满》的思考给了我一个方向,她说:“真正的圆满是什么?真正的圆满是圆中带着那么一点点残缺、完美中带着那么一点点遗憾。人性不就是这样,得不到痛苦,得到了无聊。如果什么都完完美美,少了那么一点儿想而不得的遗憾,也就少了很多因为争取而得到的快感。所以有时候,正是那些遗憾,让我们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美好。正是那些残缺,让圆满真正圆满。”
顺着晓彤老师的解读,再观《圆满》我想到了“知止”。
右下角的圆相也像一个休止符,中间的人坐在壶上,象征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精神的升华又与天道相应,天、地、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既让人想到庄子的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又让人想起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志气!
记得从郑州来的徐玉枝老师说到《逍遥游》时说:“这就是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人就是众生。天地人三才缺一不可,人与万物和谐共处,而非万物与人和谐共处,这是我理解画中诸多人物元素存在的意义。”徐老师的话对我如醍醐灌顶,让人反思和警醒,因为她强调了在自然界里,在万物之中,作为人的一种“自觉”、一种责任感与使命。
而圆满之所以圆满,离不开人的一颗心,一颗“向道”的初心,以其赤诚贯穿始终,道路固然曲折,却因初心未变而无憾,终致圆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