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地球上的树种原来很多,现在能见到的有限了,这是人类的杰作! 地球上的动物原来也很多,现在能见到的也是有限了,这也是人类的杰作! 要想见到远古的动物,也许只能从一些石器和高古玉器的类似动物的器型上了解一点现在的动物没有也不具备的类型。就像要想知道古人的穿戴是什么样子,也只能从古代玉人身上了解了。 那是祖先们的杰作,也是留给后人的一笔不能小觑的遗产,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年代里,也许只有古代玉器和石器能告诉我们现在的人过去曾经有过什么。 因为消失的过去,有些被先人用玉器和石器雕琢下来,永久的留在了人间或者墓地里。后人也只能从先人留下的艺术品里追思和寻找消失的另类。 只是现在不少人还没有想到和注意到这些宝贵的符号,这是一些物种灭绝的符号,被一些收藏爱好者和鉴宝专家们看见时,还认为是现在人的臆造品!说无知吧,有点过,说大脑简单,也不对,主要还是认识和鉴识思维的狭隘。 就像地球上的一些树种的灭绝,现在的人也是只能从先人留下的家具上见识一下,经常听人说,老紫檀,老红木,也许是加个老字是因为见不到类似的新树种了,就像老紫檀一样! 浸水不掉色的老紫檀,往往就会被人否定。因为现在的收藏家和鉴宝专家们是那现在的紫檀为标本,去鉴识老紫檀,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前几年还能见到老紫檀的家具,贩子们也只是说是酸枝木的,不懂,也是不敢说成紫檀。买到手后和酸枝木的老家具放到一块,就感到不是一类的东西,纹饰、气味、分量都有区别,这就想到不曾见到过的老紫檀。 对老紫檀的资料见到的很少,不少这方面的专家也很少提及,就是讲到了老紫檀,也是几个字“树大、实心多、浸水不掉色、有蟹爪纹、色紫黑”没有做详细的注解和说明。 对于新紫檀,好像不少人都能侃上几句,还有声有色的。 |
作者:陶勤之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