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生命烛光 万年永恒
——解读电影《万年烛光》
文/饶红雨
一个用灵魂去感召心灵的人,一个用爱心去谱写生命的人,一个用博大去包容万物的人,一个富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召唤力的文化传播者,他就是影片《万年烛光》男主人公——江西上饶万年县乡村教师何子策。他朴素的一生却因爱而精彩,他的人生舞台也因爱而演奏出一曲曲美妙动人的人性与关爱、生命与灵魂的赞歌,犹如黄河之鼓声响彻云霄,又如清雅的古琴声肺人心扉,悠扬的歌声源远流长,令人久久回味。
电影《万年烛光》讲述的是一个充满父爱的乡村教师何子策与他收养的95个家庭困难却又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真实感人故事。我们在被快乐童趣逗笑的同时,更被何子策老师劝学助学教学精神所感动。收入微薄的乡村教师何子策,一生最热爱劝学助学教学。他先后把上百名贫困生接到自已家中包吃包住,孩子们都称呼他“爸爸”。他不是95个孩子的亲生父亲却承担着孩子们父亲的职责和关爱,他自己省吃俭用,却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孩子们完成学业,最终使他们一个个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完成了一个教师“父亲”神圣的使命。故事从何老师接回的第九十五个孩子开始,选取其退休前抚养培养这五个贫寒学子成才的精彩故事。他是生活的耕耘者、智慧的播种者,他演绎着一段段充满人性关爱、情节跌荡起伏、感人肺腑的师表力量,引人深思。
影片中的主人公细节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非常完美,在影片的处理上采用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小人物大智慧,小世界大舞台,小故事大结局,平凡中显不平凡;故事既有生活的现实主义和纪实风格,又有艺术的创造和人物情感的升华,强调真实客观反映生活本来面目。影片中严师教诲与童真童趣,生活困苦与慈善爱心,教学艰辛与硕果累累形成鲜明对比,从多层次多视角体现人性与师表力量的艺术创造性,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思想性。
影片名“万年烛光”,表面上可以解读为主人公何子策永不磨灭的烛光永远照亮孩子幼小的心灵、照耀在漫漫的历史文化长路上。当你走进影院,走进影片深处,你会惊讶地发现影片具有更深远的多重内涵:万年是江西上饶的一个县名;影片主人公又是万年人;万年的稻作文化历史可追溯到万年前;万年即代表万年县的历史、旅游文化品牌形象,又代表着万年何子策生命的烛光,万年永恒。
《万年烛光》是一部集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经典巨作。她不仅是一首大爱无疆、生命永恒、无私奉献的生命赞歌,更是一曲曲时间与空间、人性与关爱、文化与风光、思想与艺术交融而演奏的震撼心灵的电影音乐交响曲。
该片的播出震撼社会,触动心灵,烛光虽在万年何子策心中点燃,他照亮的却不只是95个孩子的心,而是与全社会爱心人士产生心灵的碰撞和火花的闪耀,激发人们心底涌现的爱心和公益心,呼唤着全社会来关注农村贫困学生、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让中国的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延续、发扬、在世界的舞台上万年永恒。
作者:樱花浪漫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