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小仙老师学的是工笔画,周末与同学来到美术馆,看完雪山圆相展她分享说:“看完之后很放松,就是松的这种感觉,会让人很容易看进去,不像工笔画,因为工笔画会比较紧凑,刻画得更直观,铺得也很满,感觉没有‘喘息’”。
与她同来的小西老师看着《逍遥游》不禁感慨地轻轻说道:“就是感觉天地之大,人的渺小。”
“嗯,感觉人就是沧海一粟的感觉。”小仙老师说,“而且一个人的气息和他的艺术作品相关性非常大,比如雪山老师,他的作品整个气息是往上提的,包括线条的柔顺与连贯,可以看出他是一气呵成的,就是说他是一直提着一口气画下来的,因为气是被提住的,所以线才会稳。一个人的气息、你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呈现在纸上会很一目了然。
虽然我学的是工笔画,但其实都是相通的,而且我们的线条要求会更精微,比如唐卡,人物五官之间的距离都是可以用尺子来测量的,不像写意画这样很放松,感觉写意更像是隐居山林的人士,而工笔可能更有宫廷贵族气质。”
小仙老师最喜欢《独坐大雄峰》,而她读取到的信息是“望月”。她说:“就是望月,因为我觉得月光会和他更配,日出有点太热烈,不太符合他这种遗世独立的气质。”
感恩小仙老师和小西老师的分享,让我对画作的欣赏有了更细致和全面的印象,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师可以走进不二美术馆,在观画的同时体悟画里画外暗藏的“玄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