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蔡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士)
陕西--作为孕育北宗山水的重要地域,世所公认的范宽真迹《溪山行旅》就诞生于此。在这幅北宋山水巨制里,大山堂堂,赫然当阳,一派宋代山水的寒气、仙气与浩然之气。过去的几十年中,石朴先生就生活在这块曾经对中国山水画产生深远影响的场域内,深研传统笔墨和山水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形成其创作的方法和艺术方向。
石朴 别有一番幽去处
32cm × 44cm 2020年 纸本设色
笔墨--作为灵魂的痕迹,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要素,历经千年演进,它早已从技术和材料的藩篱挣脱,逐渐转变成一种独特审美趣味以及绘画性的表征,并逐渐演化为品评一个画家文化品格,甚至是精神境界的重要指标。从石朴先生笔墨的行为上看,直追元四家至清初四王、四僧,一派南宗笔墨气息深植其传统的笔墨认知路径。在我看来,石朴先生的山水画创作是:以南宗笔墨,运北宗丘壑。
石朴 山中有隐者
32cm × 44cm 2016年 纸本墨笔
虽然,与西方艺术相比,以山水画为代表的中国艺术有着一个全然不同的自足系统。但古今中外,任何伟大的艺术家都要面对如何“处理传统”和“处理时代”,以及如何处理其创作的内在本体和外部问题等一系列复杂关系。而在石朴先生的认知图景中,他似乎非常单纯地指向一个目标--“传统”。
针对这个“传统”李可染先生曾提出:“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急着“打出来”的人太多,而真正“打进去”的人寥寥。“打进去”是“打出来”的前提和基础;“打出来”是“打进去”的目的。
石朴 山之坚浑在于力
32cm × 44cm 2019年 纸本设色
在众人急于“打出来”的时代,少数人执着于“打进去”反而显得弥足珍贵了;石朴先生的创作则属于后者。读他的作品,深感其对“传统”有种深深的迷恋、执着和热爱。在“传统”中,他活的自在、圆融;在创作中,他画的快意、潇洒。此人生一大幸事也。
石朴 阳朔道中所见
32cm × 44cm 2020年 纸本设色
王艾
观石朴直幅山水,已越过近古笔墨而直追元人黄鹤山樵意气!
姜怡翔
石朴用古代的形式表现很现代的西方美学概念,可谓极古极新!
孙克先生最新评论:石朴的书法有晋人的萧散,格调很高!
石朴
石朴,1950年生,陕西岐山人。当代中国画家,擅长山水、书法、太极拳。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笔耕墨耨,以书画为寄。其山水画,取法宋元明清各代名贤,沿着纯正的“中国画脉”精进修行。沉寂半个世纪后,其艺术成就渐渐为世人所知。著名美术理论家杨仁恺、薛永年、孙克、林木等对其推崇有加,并撰文评述。2005年杨仁恺先生曾这样评价:“论各方之修持水平,石朴绝不亚于陈子庄、黄秋园。” 2020年8月,邵大箴先生撰文称叹石朴为“传统山水画继承与发扬的大艺术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