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秦岭渭水之畔 文集艺术之旅

  1992年,29岁的史文集一出道就把个人画展开办地点选在北京,而且是劳动人民文化宫——昔日皇家祭祖的太庙。画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年轻的史文集一夜间蜚声画坛。从此,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全新时期,开始了不断超越别人,也不断超越自己的创作历程。

  今年9月4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宝安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史文集书画展”在F518时尚创意园邻云阁艺术馆隆重开幕,史文集用50多幅艺术精品献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业界赞誉其书法作品独辟蹊径,不囿守陈法与门户,博采酌取,熔古铸今;画作则于飘逸灵动之中显见文士风骨,书卷气韵盎然,且又别呈端庄与凝重,拙朴中自具纯真之意象,耐人寻味。也有人评说,史文集近年来的书画艺术是他那匆忙步履中稍作停留时而记下的心灵悸动和生命感悟。正是在这样的思维背景下,我们才可以进入他的艺术世界,从而领略到奇异的趣味,窥见到别样的风景。

  坚信深圳能创造文化奇迹

  1963年,史文集出生于陕西宝鸡市。在他的记忆中,童年的故乡祥和而安适,置身水墨画一般的山水间,他对国画艺术的热爱油然而生。早年那一串串的采风脚印,印在秦岭深处、印在渭水两岸,使史文集一步步走向艺术的殿堂。

  而选择来到深圳,来到宝安,则是史文集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他坚信一个能创造经济奇迹的地方,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文化奇迹。

  “每个城市都会有它的起点,一个城市的文化也是一样,深圳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深圳以其独特的人文气质和优雅的环境,将永不止步地延续着对我们将来生存状态的映照——有朝气、有活力。深圳有艺术的氛围,其文化也是多元的,这就有了充足的养料让艺术家吸收、成长。艺术应该学会包容。”史文集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正是在深圳得到升华,身兼数职的他依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毫不懈怠,虽誉满画坛仍时刻不忘竭尽心智去感悟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去追求宁静、幽深、淡远的境界。也正是在深圳,他的书画艺术更日臻完善,南方青山绿水的灵秀与北方高山大川的雄浑共同凝入史文集的笔端,构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挚爱特区决定再办画展

  自1996年在深圳市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以来,已有十余载。这期间,在宝安画院,史文集为其它的书画名家、爱好者操办了数百场书画展。而选择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再次举办个人书画展,用史文集自己的话说,是要表达他对特区的诚挚热爱之情。1993年来到深圳,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进程给了他更多的创作动力,他也一直在试着用画笔描绘岭南文化的特色。

  “我的作品可能比较幼稚、不成熟,但都是我努力的结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这么多朋友支持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书画展现场,对于每一位参观者,史文集都会一脸真诚,发自内心地说上一句“请多指导”。

  性情决定审美,学养决定高度,于细微处见精神,史文集艺术创作魅力持久的奥妙也许就在于此。

作者:火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