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从1992年至2021年我共经历了五种大地艺术模式,第一种是摆拍式的大地艺术模式,1992年9月我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用三公里长的白布模拟瀑布从悬崖上垂挂而下,又按照青绿山水风格分别用四千把蓝色雨伞和六千把红色雨伞布满在两个山坡上把两座远山染成蓝色和红色,这是我国的第一个大地艺术作品,名为《天泉山色》。
为了改变以往西方固定的摆拍式的大地艺术模式,紧接着我又设计了一组用于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的“社会行为程序”并把它植入于社会,于是从1992至1999年整整七年间在社会各界人等的推动下数百万把撑开的红雨伞浩浩荡荡“走”过中国一百个城市,成为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轰动社会的艺术活动。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尝试用社会行为设计创作的大地艺术,其规模之大和时间跨度之长至今都无人超越,这是我经历的第二种大地艺术模式,流动的大地艺术模式。
大地艺术在西方是由雕塑发展而来,大概是因为雕塑是视觉艺术的缘故,大地艺术家也和雕塑家一样天天琢磨怎么“造型”。可能是受了中国山水画追求空寂的影响,我打算尝试一下“无造型企图的大地艺术”。1994年,我在八大处秘摩崖山谷里的树丛中藏了十个专业大功率音箱,又去北京电影制片厂录音室录制了一盘录音带,在那个山谷天天循环播放滴水声,巨大的滴水声回荡在秘摩崖山谷里,好像天上传来的声音。作品名为《天水滴音》,是一种没有去做任何造型处理的大地艺术模式。
紧接着在1997年我又创作了《卫星书法》,通过卫星导航技术用汽车围绕北京大街小巷走出了两个巨大的汉字行驶轨迹。把大地的艺术与天上的卫星关联在了一起。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大地艺术”模式。
到了2021年,我开始探索“小地艺术”模式,想把大地艺术的追求万众瞩目的公共艺术模式变成个人与大地对话的私人艺术模式。我在景德镇订制了几百朵小瓷花,然后在甘肃中卫,我把其中的几朵放在了黄河中的石头上,任河水带它们流向远方,又把其中的几朵放在敦煌的沙漠中让风沙将它们掩盖,还把几朵瓷花奉献给了青海塔尔寺和榆林石窟……这只是我与大地,与神灵的私下交流。
我从事大地艺术三十年,从中国第一部大地艺术的尝试,到将社会行为程序设计引入大地艺术创作,再到非造型大地艺术,看不见的大地艺术和纯个人的小地艺术,这五种不同的大地艺术模式,让我这个从仿古山水画学徒出身的人对山水,对大地,有了新的认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