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鱼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有人丁兴旺、福泽绵绵之内涵,鱼腹多籽寓意“多子多福”,取“鱼”之谐音“余”,迎合了人们向往生活富余之心理,在文人士大夫心目中,鱼悠游自在,则代表着精神自由。
在我国艺术史上,有关鱼之图像非常早,也非常多。早在新石器时代之陶器彩绘、先秦帛画以及汉代之画像石、鱼瓦当上,皆有鱼形之图像。作为一种美好之意象,鱼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和艺术上之精神符号。
鱼类题材绘画一方面传达着美好,另一方面又承担着抒发画家志趣之作用。宋徽宗时编撰之《宣和画谱》将绘画题材分为十门,鱼龙名列其中,足见宋代皇家对鱼之喜爱。
画家孟建超鱼类题材绘画常以水墨为之,用笔流畅,线条疏朗,布局得体,没有画水,却使人如见水底之世界。
孟建超笔下之鱼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形态各异,活泼天机,用鱼悠然自若之态,表达精神之自由、逍遥之逸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