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蕃茄田艺术受邀出席“初芒计划”对谈,分享艺术创新教育理念

 

第四届“初芒计划(2021)——上海少儿优秀美术作品展”, 自6月1日展览开幕以来备受各界关注,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其中作品透露出的当代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更引发了艺术领域的热议和探讨。专注儿童艺术创新教育的蕃茄田艺术受邀出席对谈,分享当代艺术教育潮流的发展和创新教育理念对儿童创作的影响。



中国台湾东海大学艺术社会学博士、蕃茄田艺术Summer Art Studio负责人卢崇真,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初芒计划”策展人傅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岩彩绘画工作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静,围绕“当代艺术教育的趋势如何影响儿童创作?”这一主题,通过“当代艺术教育的变化”、“当代国际艺术教育潮流发展”、“高等艺术教育实践的变化趋势如何影响少儿创作”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让孩子在艺术的氛围中发现自己


对谈现场,蕃茄田艺术卢崇真博士从当代国际艺术教育潮流的发展,就PBL项目式课程教学、跨学科STEAM、实验艺术等教学模式展开了话题,进而谈到全球素养以及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传统价值。通过培养孩子自主探索世界,储备艺术的涵养,拓展跨领域、跨学科的多元视角,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发现多样文化的可能性,吸收、接纳、融合、调整,从而探索更多的可能以创新,并最终将所学所感回馈于这个世界。


随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陈静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衔接和回应,以中国岩彩绘画为例,从本土化、土特产、在地性等方面展开。孩子在土地和环境中,通过媒介发现传统文化与自己的关联,探寻其中所蕴含的中国精神文脉,在创作中与传统进行对话。对谈下半场,主持人傅军和嘉宾结合本次“初芒计划”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和导赏。


创造力思维系统,培养孩子创造力


“我们意识到儿童对当代生活的变化有更敏锐的把握,同时我们还强调儿童还要有国际观。”今年蕃茄田艺术把目光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们国家都在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设置了从非遗中穿越当代的主题,在社会大背景下,孩子们对社会议题的关注、思考和艺术表达,都展现了他们高于生活认知的创造力水平,入选的作品在参观者中引起很大反响。

《九九归一》

作者:杨玥歆10岁,陆晨曦10岁,高锦汐8岁,张小悦9岁,詹茗凯11岁

媒材形式:ABS方管 蕃茄田艺术(上海嘉定大融城中心)集创作品


蕃茄田艺术通过自主研发创造力思维系统理论,构建了11年5学阶课程体系,同时采用了PBL、STEAM、UbD、Big Idea等前沿的教学法与教学思潮,以孩子为中心系统化培养全面素质和创造力思维。在蕃茄田艺术,孩子们有一套创造力思维系统打造的艺术统整课程。


“他们在日常的课程中,都会面对不同的艺术家、生活主题、人文精神和世界议题,对于初芒计划的到来,他们就很兴奋有新的课题和挑战,因为日常已经接受了很好的训练,所以他们会很快组织起来研究这个课题和方案,这也是我觉得很精彩的地方。”卢崇真博士说。“当然,专业的指导师团队的作用举足轻重。”

《24节气之子》

作者:郑善美8岁,刘洛嘉8岁,吴欣宸8岁,詹宇浩8岁,李楷祺7岁,朱熹茗7岁

媒材形式:纸浆、丙烯、超轻土、复合媒材 蕃茄田艺术(上海周浦中心)集创作品


蕃茄田艺术的指导师不仅在课程体系里接轨国际艺术教育理念,平时更是用爱与关怀深入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他们了解这些孩子,非常擅长用专业的引领,启发孩子们认识世界的野心和好奇心,真正做到了把前沿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孩子的艺术创作中。


正如“初芒计划”策展人傅军所说,自2018年第一届“初芒计划”起,就非常明确提出取消对作品的外在限制,强调作品的原创性、表现力、艺术性和完整度,鼓励孩子们尝试、运用各种媒材,进行艺术的探索和创新,充分释放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当初举办“初芒计划”的初衷,也正是蕃茄田艺术以儿童为本,释放孩子创造力的初衷。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