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夏可君专访:过早形成所谓的绘画语言是比较危险的



导师夏可君



由《库艺术》主办的“自由绘画创研工作坊”第三期现已正式启动报名!本次工作坊提出全新主题:“绘画方法论拓展”,《库艺术》对导师夏可君进行了先期专访,导师就自己对于此次教学理念的认识,自身的学术课题、教学重点,以及对参与成员的要求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库艺术=库:您这次在“自由绘画创研工作坊”中的课题名为《空白绘画的危机》,如何理解这个课题?为什么会选择讲授这样一个课题?


夏可君=夏:从空白、余白到虚白,这是抽象绘画的三个阶段。从西方的现代性,到东亚的现代性,再到中国的新现代性叙事。这次以“空白绘画的危机”为题,我们也将从“无”nothing、“空”empty、“开”opening,以及三者的关系展开思考。



李华生 0342,2003 149cm × 366cm 纸本水墨  2003


这次选择讲授这个课题的原因是,中国艺术一直在寻求一条现代性审美话语的自身转化道路,一个完整自足的理论叙事应该包括如下三个方面:其一,能够重新回溯中国古典传统中那个尚未被明言的部分,去重新表述其基本的原理与精神,并使之具有当下的活力;其二,则是面对整个西方现代性的艺术精神,从其普遍性的价值中获取灵感,与之对话并并加以转化;其三,则是面对当下艺术总体的危机,给出自己的回应方式,并且具有艺术一般的可能贡献。


李禹焕 从线开始,76045 80.5cm × 100cm 布面油画 1976


库:请您再具体解读一下虚白这个概念?

夏:1,虚白是自然化的艺术,虚白艺术更为自然化,而非人为化与概念化。是更多地让自然来为,无论是材质还是方式。

2,虚白整体化的白化,不是局部的留白,是整体的白化后,依然还有着物象的生长性,并非抽象,因此是虚白。


林寿宇(1933-2011) T and A  91.4cm × 71 .1cm 布面油彩、金属条 1969


3,两极思维,是阴阳分离后的当代转化,并非单色画与极简主义的“单向思维”。也在于中国的白包含黑白,是两极而非单极,不是极简主义的,而是浑化的白与虚白,有着黑白转化。

4,虚白具有人文历史的维度,并不否定历史,并非纯粹的抽象,不是虚无主义的激情。虚白也更强调历史时间积淀的包浆。


卢西奥·丰塔纳 空间概念  114cm × 146cm 白色画布 1965


库:在您看来,作为有着相似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日本物派及韩国单色画与中国“白”的区别在哪里?

夏:日韩或者李禹焕的余白是局部的,是某种剩余的白与已有之物的对比,无论是画布上的局部白,还是作为与物对比的留白背景。但中国白则是整体上的白,比如邱世华的作品,是整体无余后的白,不是剩余化的白。中国白,强调其历史时间的包浆,而日韩是反对这个历史人文的维度的。中国白,是有着多重维度的转化,有些经过了虚拟空间的转换。


罗伯特·劳申伯格 白色绘画(七联) 182.9cm × 317.5cm 布面油画 1951


库:现在青年艺术家面对了很多新的现实的问题,您对青年艺术家的建议是什么?

夏:第一,如果你想做艺术家,就要保持画画是一个工作,不能因为谋生而忘记了这个艺术工作。艺术是一种封闭的、孤独的创作;第二,如果你跟画廊有合作,那么要保持警惕,抽象艺术家过早成熟定型,并且可以销售买卖是很危险的,这样会流于设计,不会走向深度;第三,要进入艺术的内在状态,就是自己的艺术语言能够不停地发生演变,不断成长。抽象艺术家是比较内在的、比较独立的,一定不要受太多现实的干扰,但是他可以把自己的现实经验带到艺术创作中来。总体而言,还是要处理好现实生活、商业和个人创作三者的关系。


罗伯特·雷曼 无题 25.4cm × 25.4cm 布面油画 1965


库:您觉得今天中国新一代年轻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中最需要加强和补足的是什么?

夏:我认为青年艺术家不要过快的形成某种语言,过早的形成所谓的绘画语言和艺术语言是比较危险的。青年艺术家需要的是耐心,30岁是一个阶段,40岁是一个阶段,可能过了40岁以后才真正找到完全个人原创的语言,所以对年轻艺术家我们需要的就是支持,支持,再支持,不要过早的对艺术家下判断。观察年轻艺术家主要看他是不是认真,是不是对艺术有一种内在的热爱,有一种探索精神。至于他是否马上能够形成语言,作品是否能够卖得很好是第二步。第三,他是不是能够真正有意志力能够旷日持久的做下去。


马列维奇 白上白 79.4cm × 79.4cm 布面油画 1918


朴西甫 写作 NO.65-75 130cm × 195cm 布面油画、铅笔 1975


邱世华 2010 Qiu Shihua 8039 149cm × 292cm 2010




导师简介


夏可君
XIA KEJUN

1969年出生于湖北,哲学家、评论家与策展人,哲学博士。曾留学于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以及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个人专著十多部,策划过国内外重要艺术展览,提出“虚薄艺术”与“余象艺术”等新概念,让中国思想与艺术走向世界。






 8月与夏可君老师现场交流 

 点击下图或“阅读原文”报名工作坊 


作者:库艺术KUART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当代艺术系列丛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