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李绿野
1988年生于河南省郑州市
2012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15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MFA)
现工作、生活于昆明。
《无意识界》45×35×49cm 铸铜着色 2021
《集体记忆》 20×20×53cm 2021
《执念者不回答分歧》45×35×49cm 铸铜着色 2020
《说谎者吟唱隐匿者之诗》48×25×55cm 铸铜着色 2020
《1765》 铸铜着色 20×20×53cm 2020
《1765之二》34×24×56cm 铸铜着色 2020
《捕光者》33×21×62cm 铸铜着色 2020
《404窄门》 24×17×41cm 铸铜着色 2020
《氰化物(系列)——岛上的群体》铸铜着色 64×24×70cm 2020
《氰化物系列——多余人》22×12×45cm 铸铜着色 2020
《氰化物系列——阴转雨夹雪》22×18×38 铸铜着色 2020
《氰化物(系列)——方舟》 铸铜着色 31×17×60cm 2017
《氰化物(系列)——如果不止路过》铸铜着色 46×13×58cm 2017
《氰化物——边境》38×20×58cm 铸铜着色 2017
《氰化物——物无非彼》 60×18×87cm 铸铜着色 2016
《氰化物——在天涯》 46×18×50cm 铸铜着色 2016
《即将分解的空间》铸铜着色 53×16×17cm 2019
《黑洞系列——引力场》铸铜着色 26×13×70cm 2019
《黑洞(系列)——我们都一样》60×19×66cm 铸铜着色 2019
《黑洞(系列)——陨星降临》22×21×20cm 铸铜着色 2018
《黑洞(系列)——翼装侠与无翼鸟》52×8×18cm 铸铜着色 2018
李绿野
1988年生于河南省郑州市
2012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15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MFA)
现工作、生活于昆明。
个展
2020年10月,“黑洞笔记”吴允铁×李绿野双个展(厦门时代美学馆 厦门)
2018年4月,“不具真相”李绿野个人雕塑展(1911文创空间 昆明)
部分群展
2020年12月,“2020广州设计周”(广东广州)
2020年12月,“广州艺术博览会”(广东 广州)
2020年5月,“告诉我TA的样——在附近消失前”群展(南希艺术画廊上海)
2019年8月,ARTCLOUD全球原创艺术中心开幕联展(iADC国际艺展中心 深圳)
2019年8月,艺术厦门(厦门会展中心 厦门)
2018年12月,深圳艺博会。(广东 深圳 深圳会展中心)
2017年8月,“醒”(北京 ArtandSpace)
2017年5月,“艺术中粮——雕塑艺术家邀请展”(北京 中粮广场)
2017年3月,2017香港亚洲当代艺术展(香港港丽酒店)
2016年12月,深圳艺术博览会。(广东深圳 深圳会展中心)
2016年9月,“艺·无界-青年当代艺术推广计划2016”(北京 四九画廊)
2016年5月,“Affordable Art Fair Hong Kong2016”(香港 香港会展中心)
2015年11月,“HI21秋季艺术市集(上海站)雕塑专场”(上海 半空间)
2015年9月,“2015年度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山西 大同 中国雕塑博物馆)
2015年5月,“艺起来”Art Up——保利十周年当代艺术博览会。(北京 全国农业展览馆)
2014年10月,“南京国际美术展”。(江苏南京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2014年9月,“钝·状态——云南青年艺术展”。(云南昆明 金凤凰美术馆)
2014年1月,“大艺时代·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天津站)”。(天津)
2013年9月,“行走中的美术馆”。(浙江杭州)
2013年5月,“新榜YOUNG——五四青年艺术家群展”。(浙江 杭州 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
2012年9月,“云南雕塑60年大展”。(云南 昆明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馆)
2012年9月,“2012年度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山西 大同 中国雕塑博物馆)
---end---
倾心之美 轻松呈现
更多作品请阅读原文或关注我们公众号
分享点赞在看 佳作共同品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