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蒋廷锡,字扬孙,一字酉君,号西谷,一号南沙,又号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御史伊子。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肃,工书,善画。以逸笔写生,风神生动,兰竹小品,极有韵致。尝画塞外花卉七十种,为宫禁所宝。
江苏常熟,简称虞,素有“诗画之盛,甲于江左”的美誉。这方沃土自古画学尤盛,才子荟萃,名贤辈出,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据俞剑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不完全的统计,仅元明清三代常熟籍书画家已近千余人,孕育出了灿烂的中国文化。
清代常熟蒋氏家族是世代的名门显族,家喻户晓。蒋家世世代代居住在常熟地区,发展至蒋廷锡的祖父蒋案时,蒋氏家族成员更是代代都有入仕为官者,且世代都有名臣显宦光耀门楣。更因蒋廷锡与子蒋溥二人都曾官至宰相而被世人称为“宰相父子”荣极当时。
蒋氏一门虽居显仕,但世代雅好诗书绘画。在良好的家风和浓郁的艺术氛围影响下蒋廷锡从小接触绘画,丰富的家藏为他临摹前代先贤,吸收艺术养分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康熙三十八年(1699),31岁的蒋廷锡荣登已卯科举人,并被推荐入职南书房,书画艺术上的才能也得以慢慢彰显。康熙四十二年(1703)蒋廷锡参加会试并未高中会元或者贡士,康熙帝因其才华横溢是可造之材特别恩赐他“二甲进士”,改“庶吉土”。赐亲临黄庭坚的书法作品《步虚词》一首,以示恩宠,同年蒋廷锡随驾避暑山庄畅春园。
除了精通政事外蒋廷锡还游艺于翰墨,长于题诗吟词,善于笔墨丹青。赵尔巽《清史稿》中载:“自康熙至乾隆朝,当国家全盛,文学侍从诸臣,每以艺事上邀宸眷。”蒋廷锡把握住了这一机会,在绘画艺术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得到康熙皇帝的喜欢。
蒋廷锡花鸟图
此画描绘桃花、苇草,桃树上方有两只白头翁侧立,形态生动。用简括几笔,勾出鹭鸶的生动神韵,风格独具。花鸟生动自然,无雕琢之痕。用淡墨渲染枝叶,焦墨点缀花蕊,笔墨中略加赭色,淡逸雅致。
蒋廷锡的绘画早年绵延家学,后广泛地学习历朝花鸟名家,从最初师古到后来不为古法所囿且兼收西洋画法的光影明暗为己所用,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绘画笔墨语言。再者,他对于前代大家的学习并不只是单一地模仿和继承,而是借古开今,古为今用,始学于北宋徐氏祖孙,而后在逐步探索学习古今各大家的技法上不断拓展、充实、丰富和完善前人的技法来提高自己作品的内涵和表现技能,最终自成一家,在没骨技法的发展上具有创造革新之功,赋予了花鸟画新的表现形式。
蒋廷锡闲暇之时多以书画自娱,笔墨尽情体现内心的文人趣味。这类画作多采用“赭墨”小写意技法表现,含蓄之中略显洒脱,不过分地强调物象的形似,而多追求神似,更加讲究笔情墨趣。如蒋廷锡在康熙甲申年(1704)秋季绘制完成的《芙蓉鹭鸶图》轴是其36岁时的闲情之作,极富诗情画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用淡墨略加赭石以没骨的手法表现芙蓉花和苇草,以浓墨和淡墨的变化来表现叶的正反面,后以浓墨勾叶脉,焦墨点花蕊。用简括的墨线勾勒出溪边一只侧立的鹭鸶,形象生动自然。苇竿上栖息一鸟,俯瞰鹭鸶。画家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大自然中花卉和鸟禽的真实状态。整幅作品意境高逸,无丝毫雕琢之痕,堪称蒋廷锡文人风格花鸟画的代表作,是其绘画简逸雅致特点较为突出的作品之一。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