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天地,李泽厚《美的历程》读书笔记-成为美,木末芙蓉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7/ff791a250cbe3fdf15fb026ba7c8f5fa/ff791a250cbe3fdf15fb026ba7c8f5fa.jpg

天地,草书、朱文印



 

饕餮也罢,夔龙也好,它们的恐惧、凶狠,源于它们所在的鼎、钺,对狰狞威吓、神秘权威的需要,作为这些器物的纹饰,必然要符合器物本身的使用要求。

奴隶社会的生产能力使奴隶主能够培养更多的工匠,更广泛的技艺交流与经验积累学习,使这些青铜饰纹相较于陶器岩画更加精细且繁复。道心唯微,竭尽一个时代最顶级的工匠与技艺,精益求精的琢磨,在精确的雕刻与铸造手法之间,混杂着工匠们对所刻画图像似是而非的理解,即迷惑又狂热、即热爱又敬畏的情绪,这些最终都将成为可以欣赏的美的元素。自然不是后世几个村民、鬼屋,应付而为的恐怖人偶所能相比的。

 



 

在拥有并使用这些器具的帝王、祭师、大臣的心目中,它们都是非常满意而值得崇敬的对象,自然也是值得炫耀与喜爱的美。后世指其为祸变而毁之,不是因为这些纹饰高级到后世不懂欣赏,而只是诸如李隆基不喜欢赵飞燕的细腰这样的口味不同罢了。酸甜苦辣各有癖好,并不代表审美能力的高低水平。

如果说把祭祀威吓的礼器当做装饰,把镇墓兽摆放在家里欣赏,与其说是因为文明的高度发展,更多的恐怕只是对这些器物原有文化与功能的不了解、不在乎或无知。这种不了解、不在乎,恰好就克服了满脑子难以忘怀的固执成见,只将它作为一个审美的对象。

对于一个物品来说,拿来切菜就是菜刀,拿来杀人就是凶器,曾经切过菜并不会影响它的新用途。而人就不一样了,让慕容复做个草民,他是会精分的。

 

 


 

传统的美学与文化研究,嗯,其实是所有文化人,都不自觉的将所谓欣赏、思考、文化,置于一个比其他的体力劳动、战争、管理等等活动更高级一点的地位。这其实是读书人的一种自我感觉良好,当然,从事其他行业的人也是这样想滴,不自觉地总以为自己是全宇宙的中心。

现实中,无论是文化研究、战斗搬砖,都是生活与社会的一部分而已,不高不低互相依存。没有了某一个行业的这群人,其他人也会在现实的需要下,将这部分内容做的一样的完美。一句话,即便少了几个发牢骚的艺术家,地球总还是一样要转的。

    美,无关高低贵贱,喜欢奢侈品的人,未必就比喜欢麻布料子的人高明;满身名牌,可能只是自信心的缺失;对着所谓抽象艺术品蒙圈,也不会比对着星空发呆高级些什么。

 






《辛夷坞》

唐·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