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据《宋史》记载,我国在宋代已有“紫花坐墩(即釉里红)的生产,但未见有宋代釉里红产品出土或传世,就连元代的釉里红也十分罕见。青花瓷起源于唐代,釉里红瓷起源于元代,两者组合为青花釉里红瓷是元代:根据已发现的文物资料,江西省“至元戊寅”款青花釉里红器(公元1338年),既是釉里红器有明确纪年的瓷器,又是青花釉里红器起源的物证。
此器为多段接成,短颈丰肩,鼓腹渐收底,广底矮圈足沾釉,见旋纹,底足中间有支钉痕。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闪红。肩部和近底部饰大朵如意云纹,绘红花花卉。瓶身纹饰布局繁密,主题纹饰为釉里红龙纹,采用留白手法装饰这条矫健有力的游龙在波涛汹涌的海水中飞舞翻腾,这条红龙以刻、绘结合的技法塑造,看上去凹凸有致,富有立体感。
龙为多角,头小,颈部细长,双目圆睁,张口吐舌,异常凶猛生动,是典型的元代龙纹的特征。整件器物造型硕大丰满,纹饰繁密,层次丰富,一改唐宋以来瓷器纹饰布局疏简的传统,且形象对比鲜明,白地红花相映成趣,极富艺术感染力。这件釉里红瓶形制规整,充分展示出元代制瓷工匠高超的成型技艺。
随着中国民间元青花瓷器藏品的探索研究不断深入,中国民间收藏元代釉里红瓷器的课题也引起重视与关注。元代青花加釉里红瓷器是比元青花更为稀少珍贵的元瓷品种,全世界各大博物馆该品种藏品寥若晨星、屈指可数。元釉里红瓷器与元青花相伴而生,其造型、胎釉、纹饰、工艺特征等与元青花多有相近之处,具有共同的元代风格。元釉里红呈色形态、色调却有多种表现,可谓丰富多样。由于现有社会公认的馆藏实物稀少,有确定纪年和科学考古资料佐证的青花釉里红器十分难得,颇有收藏价值。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