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徐长远,1986年11月出生于山东日照。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展厅现场
他刻刀下的人物仿佛是富有灵魂的生命,她是立体的、鲜活的、多面的。
他的作品看似都是通过简单的动作、普通的五官表达着人物内敛的情绪;看似只是捕捉了某个定格的瞬间,但他给我们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我们仿佛可以通过这一特定的时刻想象人物的年龄、性格,甚至是她在其他时段下的状态。
他的作品没有过于追求事物本身的质感,大多保留了雕刻最初的痕迹,既能让观者感受到木材本身的魅力,也能让观者看到他创作时留下的一刀一刻,不甚精致但却生机勃勃。
《祈祷》
在徐长远最近的一些作品中,他的创作手法愈发含蓄、内敛。试图通过愈加模糊的形象传达更加精神层面的思想。
他给作品蒙上了一层薄纱,给了观者更为宽广的想象空间。原本坚硬的木块在他的手下变得柔软和可塑,原本平面的木板在他的手里变得立体,这些奋力挣脱的形象虽然模糊,但却充满力量。
《欲望》
徐长远认为自己的很多作品没有深刻的思想,他就是想这样做一件东西,甚至都没想过最后会呈现出一个作品。他就想有个态度,或者不间断地持续一个状态。也因此我们能够看懂他的作品,能够与作品产生共鸣,好像也能捕捉到作品的情绪。
《无题》
《无题》
《无题》
徐长远:
我们都在讨论艺术家的作品,谁做了什么,谁又做了什么。在我看来,是艺术家在做自己,通过一种方式或形式。我们看到的物像或者是媒介,那是艺术家的真实影子。所做的一切就是我们选择生活的一种方式。就像农民选择种地,工人选择上班一样。
一个好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就如同一本经典的经书。经书里的经文是千万圣人修行的结晶,艺术如此,创作好的经典的作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境界,生活中体会情感,典籍中悟出思想(独立的思想),社会、经书、圣人言谈中转变思想和观念。
《羞》
观展之后,不难发现展厅内的雕塑作品都是清一色的女性形象,或许有人会对此提出疑问。徐长远也曾对此有所反思并给出了解释。自小徐长远的母亲就一直忙于工作,缺少对他的陪伴,或许是他内心深处对于母爱的渴望激发了他的创作情感;其次,他认为女性柔和的身材线条更加能够表达他对于美的感受。
《冥想》
展览在盛夏之际开放,展厅周围布满绿藤,艺术家徐长远也尝试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向每一位观者传达他的思想、情感,这里处处都在告诉每一位走进展厅的观者:“我们和你一样,我们都拥有各自的灵魂。”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