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飞鸟相与还——涂少辉作品展
出品人:张冀
学术主持:于量
策展人:阴澍雨
主办单位: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
学术支持:《美术观察》学术交流部
策展团队:马龙、钮月、张玉平
开幕时间:2021年9月12日(周日)下午15:00
展览时间:2021年9月12日—10月25日
展览地点:华亚艺术基金(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丙11号)
穿越时空的飞鸟
文/阴澍雨
天空中的飞鸟,自在逍遥,快乐翱翔,它即是客观存在的生命体,又是人主观精神寄寓的载体,不断地被加以想象、创造、幻化。
近年来,涂少辉的创作由传统的花鸟画题材转向描写宇宙天体的星空绘画,其表现形式也由传统类型的架上绘画转向复合媒材与立体装置。他曾经致力于宋元工笔花鸟画语汇的研究,延续了传统工笔画的精致与醇美。同时,他又将新工具材料、新语言不断加以实践,并融进他的创作中。所以今天来看涂少辉的绘画,既兼顾了当代绘画的图式语言,又保留了传统绘画的经典元素。
涂少辉将飞鸟作为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加以研究,并由此深入到宋元绘画中去,他留驻于对物象细致入微的描写与观察,将花鸟题材纳入自己艺术语汇的基础体系之中,所以飞鸟是涂少辉绘画的母题,是他艺术的基础。
人们总是不满足于可以看见、可以感知的这个世界,总是在探寻那无边的、难以感知的宇宙世界。在古代,飞鸟承载着人的神思,或为鲲鹏,或为鸾凤,宏大热烈、遥远不可及,却又如此地具体真实,并在传统典籍中的以图形、文字的形态流传下来,用以记录描绘天体、星系。涂少辉的绘画题材中,飞鸟贯穿于花鸟画与星空绘画的创作脉络,把题材与形式的创新转换自然而然地衔接、串联,以此来看,飞鸟是将涂少辉从传统形态绘画转向现代绘画的媒介与路径。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古人笔下的淡泊澄明之境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物我的合一。涂少辉的绘画日趋成熟,慢慢地形成个性化的面貌。他也籍着绘画中的飞鸟呈显一个当代人对自然宇宙、历史文化的思考,也由此构建出他特有的绘画逻辑:回望历史,可以看到他的绘画与诸多的人文传统之间的脉络关联;着眼未来,亦可窥见他所探索的星空绘画在未知世界中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而他自己也慢慢将自然花鸟之趣与星空宇宙之境合而为一。
艺术的星空中,他也已经将自己化作那跨越时空的飞鸟,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渴望,焕发出崭新的自我,展翅上腾,自由穿行。
阴澍雨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美术观察》栏目主持
涂少辉 如影随行 绢本 25x40cm 2020年
涂少辉 如影随行 绢本 35x40cm 2020年
涂少辉 天高云阔 绢本 38x50cm 2021年
涂少辉 月迷津渡 绢本 58x88cm 2019年
涂少辉 如影随形——秋分 绢本 80x160cm 2019年
涂少辉 如影随形——夏至 绢本 80x160cm 2019年
涂少辉 燕园密语系列 绢本 38x38cm 2017年
涂少辉 燕园密语系列 绢本 38x38cm 2017年
涂少辉 燕园密语系列 绢本 38x38cm 2017年
涂少辉 燕园密语系列 绢本 38x38cm 2017年
涂少辉 燕园密语系列 绢本 38x38cm 2017年
涂少辉 燕园密语系列 绢本 38x38cm 2017年
涂少辉 燕园密语系列 绢本 38x38cm 2017年
涂少辉 燕园密语系列 绢本 38x38cm 2017年
涂少辉 燕园密语系列 绢本 38x38cm 2017年
涂少辉 银浦流云 绢本 38x158cm 2017年
(请横向观看)
涂少辉似是而非 绢本 45x90cm 2018年
(请横向观看)
涂少辉 历像星辰—二月二 绢本 85x210cm 2018年
(请横向观看)
涂少辉,1977年生于新疆,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教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外聘研究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特约艺术家,获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于今日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及研讨会,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青年艺术家资助项目,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宁波美术馆,张家港市美术馆,新疆艺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