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鉴于清政府当时各省铸行铜元毫无节制, 清政府便着手整顿和统一币制,试图将铸币权收归国有,加强控制。1905年10月,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的户部造币总厂开始铸造新式铜元“大清铜币”,并颁布《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规定:“铜元成色定为用九七紫铜,三厘白铜,原用听锡一厘”;“重量定准当二十者重库平四钱,当十者重库平二钱,当五者重库平一钱,当二者重库平四分”;“统一制造大清铜币,由户部颁发祖模,均与总厂所铸一律,惟于正面加铸省名一字,以便查考。每次铸出,均须呈送财政处户部化验,并由财政处户部随时遵派要员前往稽查”,“各省所铸铜币,应令该省所设官钱公估等局,酌量市面情形定价,随发随收,持之以信”;“各省所铸铜币, 不得大宗贩运出生活上,若各省需用铜币,可备价至总厂领取”。
此枚钱币钱面中央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内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两侧为年份。边缘中间分别“丁未”二汉字,下端为“当制钱十文”。钱背中央为蟠龙,上端是“光绪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样(大清帝国铜币)。此枚钱币是世间及其难得的精品,极为罕见,极具收藏价值。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